合同形式有哪些規定在合同法的制定過程中,對合同形式有很多意見,可以概括為兩種。一種觀點認為,《合同法》應規定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合同容易發生爭議。另一種觀點認為,合同可以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訂立。不違法的,民事主體雙方當事人自愿訂立的合同有效,合同法不應當對合同作出限制。在起草過程中,相關合同形式條款的制定也改變了幾份草案。考慮到需要滿足現實需要,提倡當事人盡可能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以避免無根據,使訂立的合同規范化、合法化,本條關于合同形式的規定為:當事人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要求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如果雙方同意采用書面形式,則應采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以文字和其他形式達成的復制內容的協議。這一形式得到了明確的肯定和充分的記錄,對預防和解決爭端具有積極意義。書面形式一般指雙方以合同、信函、電報、電傳、傳真等形式達成的協議。
口頭形式指雙方面對面交談或通過電話交談等通訊設備達成協議。口頭合同的特點是直接、簡單、快捷、小額或現金交易通常是口頭形式。比如在自由市場買蔬菜,在商店買衣服。口頭合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一種合同形式。當然,企業之間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但口頭形式沒有證書,因此糾紛后很難獲得證據和區分責任
除了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合同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訂立。我們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或具體情況推斷合同的成立,也可以稱之為默示合同。這種合同是指當事人不以文字明確表示成立,而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推斷成立合同。例如,在房屋租賃合同中,房屋租賃合同期滿后,出租人不要求承租人返還房屋,承租人不表示返還房屋,但繼續支付租金,出租人仍接受租金。根據雙方的行為,我們可以推斷租賃合同繼續有效。再比如,當乘客上車到達目的地時,盡管乘客和承運人之間沒有明確的協議,可以推定運輸合同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訂立的。上述內容是對“合同形式有何規定”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他們前往盧巴。com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什么是醫療糾紛
2020-12-20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