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傾銷案件的管轄法院
1994年7月1日,中國對外貿易法正式實施,規(guī)定在給予國內產業(yè)適度保護時,采用國際上通行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制度,國家通過采取各國普遍實行的促進措施鼓勵發(fā)展外貿。從1995年起,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的新聞紙大量、低價向中國出口,使中國的新聞紙產業(yè)受到嚴重的沖擊。由于當時我國未出臺反傾銷條例,利用反傾銷法律武器維護產業(yè)合法權益尚沒有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當時未采取法律行動。1997年3月25日,我國正式頒布實施了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對傾銷和損害等作了明確規(guī)定,使我國反傾銷工作有法可依。1997年12月10日,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決定對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的新聞紙反傾銷正式立案調查。這是國內產業(yè)第一次運用反傾銷法律手段主張自己的權利。
2001年10月31日,國務院第46次常務會議通過并公布了反傾銷條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反傾銷條例根據WTO規(guī)則和中國加入議定書的要求,對原條例作了相應修改,并增加了司法審查的規(guī)定。WTO規(guī)則有關反傾銷措施的司法審查規(guī)定,主要體現(xiàn)在GATT第10條第3款和反傾銷協(xié)議第13條。從條款的內容看,主要有兩個基本要求:(1)要求成員方保持或盡快建立司法、仲裁或行政的法庭或程序。(2)要求這種法庭或程序獨立于其它機構,不受外界的影響,具有客觀公正的性質。
二、歐盟及美國
(一)歐盟的反傾銷司法審查制度
歐盟反傾銷法沒有專門關于司法審查的規(guī)定,若利害關系人不服歐共體理事會和歐共體委員會所采取的反傾銷措施,必須援引歐共體條約中有關司法救濟的一般規(guī)定,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歐洲共同體條約第173條(4)的規(guī)定,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對于共同體成員對該自然人或法人所作的決定,及雖以規(guī)章形式公布的決定,或對其他人所作的決定但直接關系到該自然人或法人權益者,均得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若依據該項規(guī)定提起訴訟有理由時,歐洲法院應依據條約第174條的規(guī)定,宣告該規(guī)章無效。
歐共體理事會和歐共體委員會就反傾銷調查結果所公布的反傾銷規(guī)章,均系直接涉及當事人權益的決定,雖然形式上是規(guī)章,但性質上卻為決定,故利害關系人若不服該反傾銷規(guī)章時,得依據歐洲共同體條約第173條(4)的規(guī)定,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歐洲共同體條約第175條的規(guī)定,共同體機構在接到原告的提請2個月內仍未采取一定行為,原告可向歐洲法院提起不作為之訴。歐洲法院在審查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時,一般只注重程序上的審查,以確保歐共體委員會所采取的程序與共同體反傾銷法院規(guī)定的程序一致,并符合正當程序要求。對于實體問題,因其牽涉復雜的經濟問題,歐洲法院傾向于接受歐共體委員會的結論,因為這是專家的意見。
歐盟有權提起這種訴訟的是對該案最有利害關系的當事方,包括出口商和生產商、申訴方。在法律上承擔支付反傾銷稅義務的進口商無權提起這種訴訟,只能依據歐共體的法律在成員國法院對反傾銷稅的征收提起訴訟,并由成員國法院就歐共體法律問題向歐洲法院依照歐共體條約第177條請求初步裁決。
但近年來,歐洲法院也允許在反傾銷調查中起主要作用的主要進口商直接在歐洲法院起訴。出口商和進口商的起訴目的在于廢除反傾銷稅決定,以取消或減少這種決定帶來的稅務負擔。共同體生產商起訴的目的在于提高對傾銷進口產品的抵制,如針對理事會終止反傾銷程序的決定提起無效之訴。
(二)美國的反傾銷司法審查制度
美國對政府機關在反傾銷案中所作裁決的司法審查權,在1974年貿易法中得到確認,1979年貿易協(xié)定法和1984年貿易和關稅法對此作了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1994年烏拉圭回合協(xié)議法又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修改,這就是現(xiàn)在的關稅法第15116A節(jié)。其主要內容是:
管轄法院。美國1980年海關法院法創(chuàng)立了對進口貿易和聯(lián)邦國際貿易法律所產生的民事訴訟進行司法審查的制度,即對外貿管理行為的司法審查首先由國際貿易法院審理,國際貿易法院的最終判決可上訴到美國聯(lián)邦巡回上訴法院。國際貿易法院是憲法第3條所指的法院,享有美國聯(lián)邦區(qū)法院的制定法和衡平法權力,對產生于關稅和國際貿易法的訴美國政府的大多數案件享有管轄權。
管轄權。對案件的管轄范圍包括:對海關有關進口商品的分類或估價決定的異議;對征稅官員拒絕這種異議的異議;抗議收稅或估價過低(涉及美國生產商和制造商的訴訟)、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財政部的有關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的裁定的異議、商務部(DOC)有關調整援助合格性的決定等。
審查范圍。美國現(xiàn)行法律對下列兩類裁決的司法審查作出規(guī)定:(1)不發(fā)起反傾銷程序的即席裁決,包括:DOC作出的不發(fā)起調查的裁決;TIC作出的沒有合理跡象表明實質損害、實質損害威脅或實質阻礙產業(yè)建立的裁決;ITC作出的不審查基于情勢變化情形裁決的裁定。(2)已公布的最終裁決,包括:DOC或ITC作出的否定或肯定的最終裁決;DOC作出的中止調查的裁決;ITC作出的損害效果的裁決;DOC作出的商品屬于反傾銷稅令所述的同類產品的裁決。
訴訟當事人。美國1930年關稅法規(guī)定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受制于將導致被提出異議的裁決的調查的外國制造商、生產商或出口商,或其大多數成員為該貨物進口商的商會;生產或制造該貨物的國家的政府;美國相同產品的制造商、生產商或批發(fā)商;作為在美國參與相同產品制造、生產或批發(fā)銷售的產業(yè)代表的被認證的工會或有組織的工會或工人團體;其大多數成員在美國制造、生產或銷售相同產品的商會。訴訟可由任何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提起。
傾銷是指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其正常價格。當傾銷給進口國的國內產業(yè)造成損害時,進口國可以決定對該進口產品征收反傾銷稅,以達到保護本國工業(yè)及國內市場的目的。反傾銷措施是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各國采用的保護本國工業(yè)及市場的法律手段,對反傾銷實施司法審查是世貿組織1994年反傾銷法典的最新內容之一。
在第十八次全國法院工作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肖揚院長要求“妥善處理反傾銷、反補貼案件以及海關估價等與履行司法審查承諾相關的新類型行政案件,促進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審理反傾銷、反補貼行政案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人民法院承擔的重要司法審查職責。本文擬結合新近的司法解釋,就我國對反傾銷措施所實施的司法審查制度進行初步的探討。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當然具體問題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的上海垃圾分類標準
2021-02-01如何請律師
2021-03-06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jiān)嗎
2020-12-05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如何解除收養(yǎng)關系
2020-12-15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小區(qū)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怎么判定合同真?zhèn)?/p> 2021-01-28
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房屋轉讓居間協(xié)議范本
2021-03-18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