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適用的程序,可以分為第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和審判監(jiān)督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第一審民事訴訟當事人和人民法院通常適用的程序。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屬于普通程序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如果需要擴展,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程序或終審程序)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程序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滿的法定上訴期間。由于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度,上訴案件經二審法院審理后的判決、裁定為終審判決,訴訟程序在上訴期間終止,當事人不服當地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地方人民法院不服第一審裁定的,有權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上訴狀當事人提起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上訴狀應當通過一審法院提交,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三)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后對上訴案件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分別下列情形處理:
(一)原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第二審法院應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二)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應當依法變更判決。(三)原判決認定的事實錯誤的,或者原判決認定的事實不明確的。證據不足的,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再審,或者查明事實后變更判決;(4) 原判中央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審判監(jiān)督程序(一)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概念審判監(jiān)督程序是再審程序,指有審判監(jiān)督權的法定機關和人員提起的程序,或者當事人申請的程序,人民法院對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進行再審的程序。人民法院提起的再審程序。當事人申請再審的程序上述數據由lyba匯編。通用域名格式。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理解,民事訴訟是一種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訴訟行為。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有哪些
2021-01-26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有限合伙企業(yè)的優(yōu)缺點
2020-12-27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夫妻財產約定協(xié)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16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暴雨致機動車發(fā)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拆遷范圍是有哪一級政府劃定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