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稅(Anti-dumpingDuties),就是對傾銷商品所征收的進口附加稅。當進口國因外國傾銷某種產品,國內產業受到損害時,征收相當于出口國國內市場價格與傾銷價格之間差額的進口稅。
目的在于抵制傾銷,保護國內產業。通常由受損害產業有關當事人提出出口國進行傾銷的事實,請求本國政府機構再征。政府機構對該項產品價格狀況及產業受損害的事實與程度進行調查,確認出口國低價傾銷時,即征收反傾銷稅。政府機構認為必要時,在調查期間,還可先對該項商品進口暫時收取相當于稅額的保證金。如果調查結果傾銷屬實,即作為反傾銷稅予以征收;傾銷不成立時,即予以退還。有的國家規定基準價格,凡進口價格在此價格以下者,即自動進行調查,不需要當事人申請。各國征收傾銷稅的法則差別很大,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6條關于征收反傾銷稅的規定,對各國并無約束力。六十年代中期,肯*迪回合時,曾制定《反傾銷法典》(Anti-DumpingCode)1973-1979年東京回合時,又加以補充修改,除對傾銷含義加以界定外,并規定征收反傾銷稅時必要條件。傾銷停止時,應立即取消征收。但這未能真正起到統一各國立法的作用。濫用反傾銷稅的事例時有發生。反傾銷稅從來是貿易大國進行關稅戰、貿易戰的重要工具。反傾銷稅的納稅人為傾銷進口產品的進口經營者。
反傾銷稅的征收必須同時符合三項基本條件:
(1)傾銷存在,即產品出口價格低于其正常價格(國內銷售價格或對第三國出口價格或其生產成本);
(2)損害存在,即進口國競爭產業受到嚴重損害或損害威脅,或者一項新產業的建立受到嚴重阻礙;
(3)損害與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即進口競爭產業所受的損害是由傾銷造成的。
反傾銷稅的一般效應。如果進口國當局對出口國壟斷企業的長期性傾銷征收反傾銷稅,進口國進口品價格會提高,對進口品的需求和實際進口數量下降,在某些情況下從反傾銷調查國的進口會完全停止,國內進口競爭廠商的產量和收益增加。同時,國家關稅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減少。但只要生產者增加的福利和國家關稅收入大于消費者減少的福利,征收反傾銷稅的綜合效應就被證明是有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官司法律流程
2020-12-14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融資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01-05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