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負責機構
在日本,主要由財務省、有關產業主管省和經濟產業省共同負責反傾銷調查工作。實踐中,所有的反傾銷調查事項均由這三個機構各自派出幾人共同組成的調查小組進行,但反傾銷終裁權卻由財務省單獨行使。
(二)申訴與受理
1.申訴
日本《海關和關稅法》規定,與日本產業有利害關系的任何日本人都可以提起申訴,要求政府對某種進口產品加征反傾銷稅,但應以日本產業的整體名義提出。申訴方必須向財務省國稅局的計劃法律部提交10份申訴書副本。申訴人應當向政府提交有關傾銷產品的進口價格情況,以及進口所造成的重大損害情況的充分證據。關于價格情況和損害情況的證據,其時間限制分別為1年和3年以內。
2.受理
收到申訴后兩個月內,財務省、有關產業的主管省和經濟產業省共同討論并作出是否進行反傾銷調查的決定。如有充分理由,三省一般應當作出開始調查的決定。但在特殊情況下,如在開始調查前出口商已采取措施消除對日本產業損害影響時,則可以不進行調查。如果三省討論后作出開始調查的決定,應當通知進口商、出口商和申訴人,并在政府公報上刊登通告。此外,日本政府如認為必要,也可以在無人申訴的情況下自行決定開始反傾銷調查。
(三)調查
調查由財務省、有關產業主管省和經濟產業省聯合進行。原則上調查開始1年內應當作出調查結論,但因特殊理由需要延長者,日本政府可以決定延長,但財務省必須向有關各方發出通知說明理由。日本反傾銷法未對調查期間作明確規定,實踐中有時將調查開始前2個月之前的一年作為調查期間。調查期間內,直接利害關系人即出口商、進口商和申訴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均可以提交證據,并可以要求對質。
(四)初步裁決
日本的初步裁決只有肯定性裁決一種,而沒有否定性初裁,初裁的結果是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如果傾銷的事實被確定,并且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該產品進口對日本產業造成重大損害,就可以進行初裁。日本反傾銷法規定,調查小組必須在開始調查之日起6個月內決定是否作出初步裁決。初步裁決的執行期限為4個月,出口商如果在初步裁決期限終止之日前30日提出延長請求,可延長至6個月。初裁的內容分為兩種:一是征收傾銷幅度范圍之內的反傾銷稅;二是命令提交相當于征收關稅金額的保證金。
(五)最終裁決
調查全部結束后,日本政府必須公開宣布對該進口產品是否實施何種反傾銷稅的最終措施,并將決定通知有關當事人和海關關稅委員會。最終裁決的內容只能是肯定性裁決,裁決應在政府公報上公布,如果不采取終裁,也應用樣方式通知有關各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了拆遷安置房還能選貨幣補償嗎
2021-03-21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