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安全閥”,對保障成員的產業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從WTO成立以來,各成員實施保障措施的次數和頻率逐年增加,同時提交WTO解決的涉及保障措施的數量也逐年上升,截至2002年9月,已有28件保障措施爭端案件提交WTO解決。但是保障措施也不得任意實施,實施WTO保障措施必須同時滿足GATT第19條和SA的紀律要求。從WTO已受理并解決的保障措施爭端案件看,要想成功實施WTO保障措施是極其困難的(幾乎所有的援用方均以敗訴告終),這主要是由于WTO的規定為保障措施的實施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本文將從保障措施條款的法理基礎入手,并結合WTO的相關協定與案例,對這些實施要求作些粗淺述評。
一、WTO保障措施條款的法理基礎
GATT1947第19條是整個WTO保障措施條款的基礎,雖然它源自美國貿易法中的“逃避條款(EscapeClause)”,“基本原文照抄自1942年美國與墨西哥的互惠貿易協定”[2],但是就其法理基礎而言,還在于國際條約法上的“情勢根本變更原則(fundamentalchangeofcircumstances)”。情勢根本變更原則是一項古老的原則,至今已發展成為一項普遍接受的習慣法規則。國際法上的情勢根本變更原則,又稱“情勢不變原則(rebussicstantibus)”,系指“當事國在締結條約并同意受其約束時存在一個前提,即締約時的情況保持不變,一旦上述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當事國可援引該理由要求終止、暫停實施或修改該條約。”[3]1969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62條規定了情勢根本變更原則適用的主客觀條件。假如具備了這些主客觀方面的條件,將發生以下法律后果:一當事國可以情勢根本變更為由終止或退出或停止實施該條約。
GATT1947第19.1(a)條規定:“如因不能預見的情況…則該締約方有權在防止或補救此種損害所必需的限度和時間內,對該產品全部或部分中止義務或撤銷或修改減讓。”可見,此條規定與上述情勢根本變更原則一脈相通。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無論從第19條‘出現未預料到的情況’的措辭上,還是從基本原理上,它都和情勢不變條款相類似”。[4]因此,筆者認為,WTO保障措施條款的法理基礎是國際條約法上的情勢根本變更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處罰
2021-03-23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