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少國家都在考慮農產品貿易的問題。6月在上海結束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上,我國政府作出承諾,恪守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其成員國在農產品補貼上的規定。無獨有偶,WTO正在密鑼緊鼓地準備于今年年底就農產品貿易展開新的一輪談判。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也正要通過一項為期5年的農業立法,歐盟內部關于改革共同農業政策的爭論更是如火如荼。
剪不斷、理還亂的農產品
說起農產品貿易,可以算得上是WTO所組織的貿易談判中最艱難棘手的“硬骨頭”。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進程,與工業制成品的貿易自由化進程相比,可謂一波三折,坎坷不平。當工業制成品的關稅已普遍從關貿總協定之前的40%大幅下降到4%,農產品的關稅卻仍徘徊在40~50%之間的高稅率區內。在這樣沉重的關稅包袱之下,農產品貿易的發展一直裹足不前。一邊是工業制成品的貿易量暴升了17倍,另一邊卻是農產品的貿易量增加了不到6倍。
農產品貿易及有關的談判嚴重滯后于工業制成品,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民以食為天”,農業向來被視為一國之根本,即使工業化程度高如美國,仍然不惜為扶植本國的農業而耗費大量納稅人的錢財,用于補貼農業。不少國家更將保護農業提高到國防戰略的高度,惟恐本國糧食若不能自足而要求諸于國際市場,就會被主要的糧食供應國控制了本國的經濟命脈,大大有害于本國的獨立自主。
不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農產品問題上,立場也是非常錯綜復雜,不容易理出一個頭緒來。在發達國家這邊,他們的工業相對農業具有比較優勢,往往是工業制成品的出口國、農產品的進口國,因此更熱衷于推動工業制成品的貿易自由化,而害怕一旦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本國的農業就會被發展中國家成本低廉的農產品的進口打垮。然而,像美國、澳大利亞這類國家,同時也是農業或畜牧業大國,有關行業的出口對其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少,則一直想打破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上的僵局,因而與歐盟、日本等在有關的立場上出現很大的分歧。
在發展中國家這邊,屬于初級產品的農產品是他們的支柱性的出口行業的產品,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無疑會大大推動農產品貿易量大幅增加,非常有利于他們在國際收支賬戶上增加黑字、減少赤字,他們當然會急于加快有關談判的進度。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發展中國家關注到前文提到的國防上的憂慮,又對農產品的貿易自由化懷有相當大的戒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院患者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1-01-18拆遷安置房是小產權房嗎
2021-02-26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