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限。若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高于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則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計算,且該情形下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1、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2、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3、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4、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5、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6、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勞動合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
以上看來,勞動合同的產生它不僅是減少甚至防止發生勞動爭議的重要措施,它還是國家利用法律法規建立與規范有效勞動關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載體。這就是關于勞動合同賠償問題的法律知識。律霸網小編為您收集以上內容,歡迎寧咨詢律霸網專業法律顧問,顧問團隊將為您度身定制最精確全面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領養非婚生子女需要辦理登記嗎
2021-03-24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續保
2021-01-21土地承包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合謀改房屋產權面積騙取拆遷補償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