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如何應對企業裁員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省(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情況一: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下列情形下,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1.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即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公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解除勞功合同的。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即用人單位依法裁員。
情況二: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也就是說,不是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就要支付經濟補償。只有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若是勞動者提出要求,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
此外,《勞動合同法》還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的;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熱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股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解除合同后雙方都要履行義務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履行以下義務:1.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時,用人單位應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2.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3.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文本,至少保存兩年備查。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勞動者應當履行以下義務:《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面對突然的失業,員工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經濟上的問題,盡管合理的經濟補償方案可以緩解員工暫時的經濟壓力,但隨后各種連鎖性的壓力和擔心焦慮問題會泛濫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影響其今后職業狀態健康與否的關鍵因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林地耕地征收土地時如何認定
2021-02-12房屋分租合法嗎
2020-12-14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