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賠償責任限制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是發生重大海損事故時,對事故負有責任的船舶所有人、救助人或其他人對海事賠償請求人的賠償請求依法申請限制在一定額度內的法律制度。這是海商法中特有的賠償制度
主體條件
主體
傳統上,只有船舶所有人才有權請求責任限制,因此責任限制制度被稱為“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制度”。但隨著航運的發展,船舶的經營管理模式越來越復雜,承擔航運風險和對船舶負責任的人也越來越多,已經不限于船舶所有人。根據海商法,我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主體包括以下四類:
1.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經營人;
2.救助人;
3.船舶所有人和救助人對其行為、過失負有責任的人,這主要指的是船長、船員和其他受雇人員;
4.對海事賠償請求承擔責任的責任保險人。
條件
責任主體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享受責任限制。經證明,引起賠償請求的損失是由于責任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責任人無權請求責任限制。
兩種債權
限制性
限制性債權
以下海事賠償請求,無論賠償責任的基礎有何不同,均可請求責任限制,因此被稱為“限制性債權”:
1.船上發生的或者與船舶營運、救助作業直接相關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的滅失、損壞,包括對港口工程、港池、航道和助航設施造成的損壞,以及由此引起的相應損失的賠償請求;
2.海上貨物運輸因遲延交付或者旅客及其行李運輸因遲延到達造成損失的賠償請求;
3.與船舶營運或者救助作業直接相關的,侵犯非合同權利的行為造成其他損失的賠償請求;
4.責任人以外的其他人,為避免或者減少責任人按照法律規定可限制賠償責任的損失而采取措施的賠償請求,以及因此項措施造成進一步損失的賠償請求。
以上請求無論提出的方式有何不同.都可以限制賠償責任。但第4項涉及責任人以合同約定支付的報酬,責任人的支付責任不得援用本條賠償責任限制的規定。
非限制性
非限制性債權
以下海事賠償請求不適用責任限制,因此被稱為“非限制性債權”:
1.對救助款項或者共同海損分攤的請求;
2.我國參加的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規定的油污損害的賠償請求;
3.我國參加的國際核能損害責任限制公約規定的核能損害的賠償請求;
4.核動力船舶造成的核能損害的賠償請求;
5.船舶所有人或者救助人的受雇人提出的賠償請求,如果根據調整勞務合同的法律,船舶所有人或者救助人對該類賠償請求無權限制賠償責任,或者該項法律做了高于海商法規定的賠償限額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對拆遷戶能強制斷水停電嗎
2020-11-092020年棚改,房屋拆遷補償怎樣計算
2021-03-15廠房和商鋪的拆遷補償有何不同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