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嗎
是的。由于公司解散的事由不同,對其員工勞動關系的效力影響不同。
1、在決議解散、強制解散等情形,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五)項和第46條第(六)項的規定,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終止。此時,因用人單位的法人資格歸于消滅且無權利義務承繼者,勞動關系因一方主體消滅而終結。因此,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不需要支付經濟賠償。
2、在公司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的情形下:《勞動合同法》第34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此種規定避免了公司通過合并、分立來實現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的目的,有力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鑒于公司因合并或分離而解散并不屬于導致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因此,在公司因合并或分立的情形下,勞動關系并不當然終結;此時,如用人單位以公司進入清算程序即將注銷為由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該解除行為并不符合法律規定,屬違法解除,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按經濟補充標準的兩倍支付賠償金。
3、公司解散經濟補償標準,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公司解散是否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公司解散時除了支付清算費用外,應將職工的工資,以及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等在公司清算中,并優先于稅款和其他債權人的債權。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石泉地方政策對土地林地流轉侵權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