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工人未簽勞動合同有什么影響
對于不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員工要盡量留存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如果遭遇企業欠薪,勞動者需要及時維權。一方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超出了一年,即使申請人申請了勞動仲裁,其仲裁請求一般不能得到勞動仲裁委的支持。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想要討要雙倍工資也是有時效性的。根據勞動法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從第2個月到第12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從第十二個月開始,視為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再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應該簽勞動合同的公司不能夠拒絕簽署勞動合同,如果公司拒絕簽勞動合同公司員工可以要求公司進行賠償,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等都可以作為勞動關系的證據,這些證據都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證據。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如果有其他法律問題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處罰
2021-03-23征地補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
2021-02-12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關于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
2021-01-22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一戶多宅和違建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02公益拆遷比商業拆遷補償低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