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勞動合同不得收取抵押金
勞動部《關于印發〈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勞部發[1995]309號)
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以上規定的,應按照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的有關規定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4]256號)的規定,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附一: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
企業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暫住證和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對擅自扣留、抵押職工居民身份證等證件和收取抵押金(品)的,公安部門、勞動監察機構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職工本人。
附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有關規定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4]256號)
當前,一些企業在與職工建立勞動關系時擅自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或者“風險金”,這一做法違反國家關于勞動關系當事人平等、自愿和協商一致建立勞動關系的規定,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予以制止。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曾于今年三月聯合發出了《關于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對制止企業收取抵押金(品)的問題做了明確規定。同樣,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也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或“風險金”。對擅自收取抵押金(品)的,勞動行政部門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給職工本人。
押金的效力
(1)租賃合同,尤其是房屋租賃合同。然而遺憾的是,國務院1983年12月17日頒布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對房屋租賃合同使用押金擔保持明確的否定態度,但全國人大通過并于95年1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在其第四節“房屋租賃”中沒有對使用押金的禁止性規定,按照法律的效力層次原理,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即應當允許當事人自行約定使用押金擔保。因為法律不禁止的便是合法的,這是一個合理合法的推論。
(2)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發包方往往要求承包方提供財產抵押或所謂的風險抵押金,這里的風險抵押金其實就是押金。
(3)旅客住店合同,在旅客住店時,店方總是要求旅客交付相當于或大于其預定期間房價的押金。
(4)住院醫療合同,患者在辦理住院手續時,總被要求向院方交納一定數額的住院押金。
(5)勞動合同,企業,尤其是三資企業,私營企業,在與受雇人簽定勞動合同時,常常要求交付一定金額的押金。不過,按照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或抵押金。因此,這里使用押金有一個是否合法的問題。不過,從其他國家如日本、德國的勞動立法來看,雇傭合同中使用押金是允許的。但臺灣省的學者普遍認為,押金僅適用于租賃合同(注:吳啟賓:《論押租金》,刊于《法學叢刊》1968年第1期,第73頁。)。這樣的話,押金的范圍太狹隘。
對于你提出的“勞動合同法可以押押金嗎,押金的效力如何”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勞動合同法不可以押押金,押金的效力一般出現在租賃合同、承包合同、旅客住店合同和住院醫療合同中,出現在勞動合同中是不合法的,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6根肋骨骨折與工傷鑒定等級是怎樣的
2020-11-24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交通事故律師收費標準,律師費誰出
2021-01-08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