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作為雇傭合同社會化的產物,其與生俱來的私法性決定了勞動先合同義務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而,從勞動立法的角度審視并探討先合同義務之存在與適用,是促進勞動合同雙方締約行為的規范化,實現勞動先合同義務規則之治的必然之舉。勞動合同法中的先合同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說明義務
勞動合同雙方在締約過程中通常會就對方提出與工作相關的問題,被提問方有義務如實回答,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但針對雙方的地位,該說明義務應有所區別。
對勞動者而言,首先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其與招聘職位直接相關的基本工作技能、經驗、經歷、學歷以及健康狀況等信息,但這是用人單位應盡的謹慎義務,應由用人單位主動進行了解,除非勞動者自身存在不適合所應聘工作崗位的情況,否則勞動者沒有主動說明的義務;其次,用人單位了解的情況應限于與工作崗位直接相關,為保護隱私的需要,應聘的勞動者有權拒絕提供已婚、未婚、分居、離婚、同居或是否已懷孕、將懷孕等家庭狀況。
對用人單位而言,其在締約過程中的說明義務要苛刻得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信息占有極不對稱的狀況決定了,作為普通勞動者很難對單位的相關情況進行調查了解,而這些情況又是與勞動者切身利益最息息相關的,因而單位有義務主動說明。而且,從司法實踐的角度出發,這種告知義務應以書面方式進行,否則當出現糾紛時單位無法證明已經履行了該義務,故書面告知既是對勞動者也是對用人單位利益的保護。
二、保密義務
保密義務對締約雙方來說均有適用之基礎。勞動者在締約磋商階段亦有可能獲得單位的商業秘密,如果最終未能締結勞動合同,勞動者泄露商業秘密的可能性將極大地增加,故保守締約過程中獲悉的商業秘密應成為先合同義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同理,單位出于招聘需要可以要求了解勞動者與履行合同相關的隱私信息,但這僅意味著單位享有有限的知情權,而無披露權。而且,這種保密不僅是不得向其他單位和個人透露勞動者的信息,也不得向本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具體用人部門以外的人透露,否則均應構成對勞動者隱私的侵犯。
三、協助義務
勞動者在締約階段應本著誠信原則提供必要的協助,如提供相關的學歷或工作證明文件、進行體檢等,為合同的順利訂立創造條件。用人單位應提供錄用通知、單位證明等,協助勞動者完成離職入職手續,以及辦理相關的社會保險事宜等。
勞動合同雙方在締約過程中通常會就對方提出與工作相關的問題,被提問方有義務如實回答,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但針對雙方的地位,該說明義務應有所區別。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侮辱婦女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1買賣不破租賃的適用瑕疵
2021-03-12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行政處罰發案到立案多長時間
2021-02-19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