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契約與合伙組織
在討論合伙能否成為民事主體之前,我們必須首先界定清楚合伙的定義。要對合伙下一個定義是很困難的,迄今,我們并不是能夠清楚地說明經常使用的“合伙”“合伙組織”“合伙企業”、“無限公司”等術語的準確含義及期間的區別。但從大陸法系的發展歷史進程來看,有一條線索是清晰的,即合伙經歷了以合伙契約為主到合伙契約與合伙組織并存的過程。在羅馬法中合伙僅僅被視為一種契約關系,是兩人以上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的契約。
盡管當時也有根據合伙的結合程度劃分為“共同體”與“單項合伙”,但那種共同體只能產生合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形成合伙人內部的統一,但合伙不能對外以組織體的名義活動。這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并沒有給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障礙。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僅僅把合伙作為一個合伙契約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因此康美達(commenda)的海上商業貿易合伙與compaynia的陸上商業貿易合伙作為兩種新型商事合伙形式逐漸在中世紀形成,導致合伙在商事合伙的形式上已由早先的契約共同體發展為組織共同體。合伙由合伙過渡到合伙組織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伙組織更能方便合伙與第三人交易的進行、處理合伙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但此時有些合伙仍以合伙契約的形式存在,這是因為合伙的目的不同。簡易的、臨時的合伙無需享有組織的便利和為此付出組織的成本,而有些合伙是為了長期的目的存在,它為了享有組織經營的種種好處(由權利、義務、責任、結構表現出簡易、穩定、安全的優勢)愿意接受組織經營的種種限制(也是由權利、義務、責任、結構表現出簡易、穩定、安全的優勢)。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知,就整體而言,合伙有可能是指合伙契約也有可能是指合伙組織。而合伙組織是由合伙契約和合伙組織體兩部分構成,合伙契約是合伙組織得以存在的基礎,其作用是約束合伙人內部的關系,而合伙組織則是合伙作為整體與第三人發生法律關系的外部表現形式。在我國合伙企業是合伙組織的典型代表,要成立合伙組織僅有合伙契約是不夠的,根據我國《合伙企業法》第8條的規定設立合伙企業的條件有:1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擔無限責任者;2有書面合伙協議;3有合伙人實際繳付的出資;4有合伙企業的名稱;5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伙經營的必要條件。合伙企業因注冊而成立。筆者認為合伙契約應由民法的合同法來調整,而合伙應作為民事主體來規范。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有限合伙人如何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2020-11-27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