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撤銷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1、重大誤解。即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品種、質量、規格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的損失的。
2、顯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它對利益受損方而言,并非自愿接受。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方利用對方缺乏經驗和緊迫而乘人之危。合同的公平與否,還應當以當事人之間的物質利益是否均衡加以判定,只有將主客觀要件結合起來,才能正確認定顯失公平問題。
3、乘人之危。是指當事人一方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做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
4、欺詐、脅迫。即一方當事人采用欺騙或實施不法行為給對方造成危難等手段,使對方做出違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二、可撤銷合同應具備哪些條件
可撤銷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實,或者是出于重大誤解從而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規定可予以撤銷的合同。一般認為,可撤銷合同要滿足以下:
1、締約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這其中包括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合同法》第54條對此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定。
2、合同是否撤銷必須由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提出主張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予以撤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一般是不能依職權主動來予以撤銷的。這一點似乎更有強調的必要。在司法實踐中,很多法院就不管當事人是否提出這一請求或主張就直接依職權來撤銷了合同,實在是有越權之嫌。而且《合同法》第54條第3款還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3、合同在撤銷前應為有效。與合同解除不同,《合同法》第9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上文對可撤銷合同的相關內容,小編對此作出解答。由此可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具體有欺詐,或脅迫,或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以及乘人之危。即便依法您有權撤銷合同,但您是不能自己直接撤銷,只能通過法律程序去撤銷。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違法用地,企業能否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