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使撤銷權的期限是什么時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二、民法法理上的撤銷權
《合同法》區分了要約的撤回和撤銷。《合同法》第17條規定:“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合同法》第18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合同法》第16條第1款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法律是行為規范,也就是行為評價。法律是通過規定行為之效力評價行為的。無論撤回還是撤銷,目的均是決定行為效力。民法撤回是通過否定尚未生效之行為而使其不生效。民法撤銷是通過否定生效行為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撤回否定的對象是行為,撤回無須否定行為效力。撤銷否定的對象也是行為,但目的是否定行為效力。可撤銷行為是生效行為,未生效行為不存在撤銷的問題。
在存在法律的社會,任何行為完成后,均發生兩種意義上的后果:一種是行為完成后的事實狀態,即事實后果;一種是法律行為的事實后果即法律后果。
行為的事實后果可以理解為行為的事實效力。行為的法律后果可以理解為行為的法律效力。法律社會中的任何行為均有此類事實效力和法律效力。在這一意義上,行為是否存在效力不成為問題,法學無須討論行為有無效力、是否生效。法學中的所謂行為效力問題,實際上不是對行為后果的評價問題,而是對行為人的追求與行為后果之間關系的評價問題。這一評價的前提是可明確判斷行為人的追求。任何行為均有行為效力,包括事實效力和法律效力,但只有可明確判斷行為人追求的行為,才有行為效力問題。民法中的行為效力問題,實際上不是對民事領域中行為后果的評價問題,而是對民事行為人的追求與民事后果之間的關系的評價問題。
發生民事效果的行為(應稱民事行為),如含行為人效果意思,當可明確判斷行為人的追求內容,存在效力問題,稱法律行為;如不含效果意思,則不能明確判斷行為人的追求內容,不存在效力問題,稱事實行為;例外是,如含行為人通知意思,雖屬事實行為,亦可明確判斷行為人的追求內容,存在效力問題,稱準法律行為。
三、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各國破產法對破產撤銷權的行使均規定有除斥期間或時效期間,如《日本破產法》第85條規定“否認權自破產宣告日起2年內不行使時,因時效而消滅。自行為之日起經過20年時,亦同。”我國新、舊破產法均未對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作出規定,司法實務中對此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應適用民法上的一般時效(2年);第二種觀點認為,應適用合同法撤銷權的除斥期間(1年);第三種觀點認為,撤銷權的行使既然以破產程序的存在為前提,當破產程序終結后,撤銷權自應隨之消滅,或者說,破產撤銷權主體是管理人,因而破產撤銷權存在于管理人的職權終止之前,故撤銷權的行使期間應自破產申請受理時起至破產程序終結止。
根據新破產法第123條的規定,可以推導出我國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該條規定,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2年內,有下列情形之一,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按照破產財產分配方案進行追加分配:
(一)發現有依照本法第31條、第32條、第33條規定應當追回財產的;
(二)發現破產人有應當分配的其他財產的。由此我們認為: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不僅存在于整個破產程序的進行過程中,而且延續至破產程序終結后的2年內。
當然,這樣規定對于破產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可謂周全,但因破產案件的處理往往需要相當的年月,如此長的破產撤銷權行使期間,將使相關的交易長期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影響市場交易秩序的穩定,同時也不利于破產財產的處理和分配,影響破產程序的效率,對于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新破產法在保護債權人利益和維護交易安全上的平衡問題上還有待進一步修改完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撤銷權的行使期間的計算問題。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我們在行使撤銷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可以行使的期限,要在合理的時間內行使,這樣才能保障我們的財產。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引用法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侵權會不會有刑事法律責任
2020-12-30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