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更合同的訴訟時效嗎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由于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此,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其他法律規(guī)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如海商法規(guī)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變更條件
可變更合同在我國現(xiàn)行《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里稱為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可變更事由有以下:
1、欺詐。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2、脅迫。
3、乘人之危;
4、重大誤解。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如將保管作務贈與);對合同當事人的誤解;對合同標準的的誤解。
5、顯失公平的、可撤銷合同。
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重大誤解的合同
所謂重大誤解的合同,是指行為人因對合同的重要內容產(chǎn)生錯誤認識而使意思與表示不一致的合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1條規(guī)定:“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shù)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結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該規(guī)定解釋了重大誤解的合同的基本內容。
在民法理論上,重大誤解又稱為錯誤,其情形有二:
(1)意思與事實不一致,
(2)意思與表示不一致。按照德國法學家薩*尼的見解,前者為真正之錯誤,即動機錯誤;后者為非真正之錯誤,即法律行為之錯誤或直接稱為錯誤。
重大誤解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誤解是當事人認識上的錯誤。該錯誤的產(chǎn)生是當事人的內心意思缺陷,不是其他原因。當事人的意思真實與其內心意思是一致的,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或信息等內心意思的缺陷,使其對合同的內容等發(fā)生誤解。
(2)誤解是當事人對合同內容的認識錯誤。誤解的對象是合同的內容,是對合同內容的認識錯誤,因此而使當事人訂立了合同。合同的內容,主要是合同的主要條款,當事人對合同的主要條款的認識發(fā)生誤解,才能夠成為重大誤解。在訂約的動機上,在合同用語的使用上,都可能發(fā)生誤解,不能構成重大誤解。
(3)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基于當事人對合同內容的錯誤認識,因而,就必須影響到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給誤解的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正是由于這樣,法律才將重大誤解作為合同相對無效的理由,授予發(fā)生誤解的當事人以變更權或撤銷權。
從以上資料來看,合同訴訟期是可以變更的,但是也要滿足相應的條件,否則的話是不可以變更的。希望您在認真閱讀以后可以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wǎng)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集體所有制的房子能抵押嗎
2021-01-25交通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雇傭關系如何進行行政處罰
2021-02-25購買使用盜版產(chǎn)品算侵權嗎
2021-01-14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包括什么
2021-03-15即將被執(zhí)行的房產(chǎn)能否保全
2020-11-18銷售數(shù)據(jù)是否屬于商業(yè)秘密
2021-01-06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遺產(chǎn)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侵犯姓名權無財產(chǎn)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