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當然不發生效力。生效要件簡單的理解可以理解為:①行為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符合、②意思表示真實、③標的確定而且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無效與合同不成立的區別:
我國原《經濟合同法》第6條規定:“經濟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全面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原《經濟合同法》的該條規定沒有嚴格區分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問題。但經濟合同成立與生效具有本質的不同,合同成立是當事人合意的結果,是當事人意思一致的一種事實狀態。合同無效取決于國家對已經成立的合同的態度和評價,反映了國家對合同關系的干預,合同不成立的處理結果和合同無效的處理結果截然不同。合同一旦被宣告不成立,過失的一方當事人應根據締約過失責任制度,賠償另一方遭受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如果當事人已經作出了履行,則應當各自向對方返還已接受的履行。合同成立只產生民事責任問題,而不產生其他的法律責任。而對于無效合同來說,不僅要產生締約過失責任、返還不當得利等民事責任,而且將可能產生引起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第66條、第161條等條規定確定,從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民法通則第137條第1項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法對此無另外規定。
因此,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仍應遵循此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過判決或仲裁機構通過裁決確認,一方在起訴時合同效力并不確定,一方或雙方也無權自行確定。因此當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主張權利,時效期間應從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如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雖然無效,但時效的起算只能以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次日為準,不能以銀行款項借出之次日開始計算,也不能以出借人主張權利被借款人拒絕之次日開始計算,更不能以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之次日開始計算。
實踐中不乏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不知道合同無效,因此仍期待合同履行而沒有及時提出返還或賠償的請求,此時權利人不知也不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時效期間不應開始計算。
律霸小編提醒您,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