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制度若干問題
無權處分,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
依據傳統民法理論,處分的意義有廣狹之別:
〈1〉最廣義之處分,包括事實上及法律上之處分。所謂事實上之處分,乃就原物體加以物質的變形,改造或毀損之行為而言。例如拆屋重建、改平裝書為精裝書是所謂法律上之處分,除負擔行為(債權行為例如懸賞、廣告、買賣、保證)外,尚包括處分行為,例如所有權之移轉、抵押之設定、所有權之拋棄(物權行為)債權讓與債務免除(準物權行為)。
〈2〉廣義之處分,僅指法律上之處分而言。
〈3〉狹義之處分,系指處分行為而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這個條文就明確了因無權處分訂立的合同屬于有效的合同,出賣人也就是無處分權人違約的,買受人能夠根據該規定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這樣就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和善意相對方的利益。
《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根據該條規定,無處分權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權利人不追認或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沒有取得處分權,合同就自始無效。而關于(合同標的的)物權是否變動,還需要看第三人是否發生善意取得,如果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第三人基于此制度取得物的所有權,權利人只能向無處分權人索賠。反之,則第三人不能取得所有權。據此,無論是否發生善意取得,權利人不追認,那么合同就是無效的。
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即無處分權人或者第三人如果違約,因合同無效,違約條款也無效,違約方就不能按照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僅能夠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合同法》這一規定,對于善意相對方的保護不利。
在現在的法律中有很多新的法律一級酒的法律都會有相關的漏洞出現或者說有一定的問題出現,希望經過我們的提出可以讓法律變得更加完善,不同的情況就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要及時解決!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被起訴股東清償責任怎么分配
2021-01-22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