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的默示追認
一是可推斷的意思表示,即權利人不使用話語,而使用某種具有特定的、法律行為意義上的符號。這種情形可以是約定,也可以是交易習慣,這種可推斷的意思效果與明示的效果是一樣的。
二是真正的沉默。但關于沉默能否作為行為追認權的方式存有爭議,有觀點認為,追認只能采取明示的方式,而且應向效力未定的第三人為之。沉默和推定均不構成追認。亦有觀點認為,“沉默不語”應“視為拒絕追認”。如德國民法實行“行使拒絕追認權”制度,未明確表示追認則視為拒絕。又如《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關于法定代理人及被代理人的追認權行使方式的規定,“不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則沉默應表示拒絕予以追認。
在不同的法律關系中,法律賦予了沉默不同的意思表示和法律效力。有積極的法律效力,如《合同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試用買賣中試用期屆滿,買受人的沉默,視為同意購買;又如,《擔保法解釋》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共同共有人明知個別共有人擅自將共有財產抵押而未表示異議的,視為同意。也有消極的效力,如《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第三人催告后,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視為拒絕。在無權處分制度中,權利人保持沉默的也因區分不同的情形,不能一概而論。
1、相對人善意,且無過失。經相對人催告后,權利人保持沉默,此情形下,應賦予其積極的法律效力,即權利人對無權處分人的行為予以追認。因為經催告后,有理由相信權利人已經知道了無權處分人的無權處分行為,如果沉默,宜推定為權利人對無權處分行為予以追認。否則,只要相對人辯解我未作任何表示,是對無處分權人的處分行為予以拒絕,則善意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尤其是在夫妻一方出賣貨物,只要另一方主張我只是沉默,未作表態,是拒絕追認,則將會限制交易的發展,而且相對人也難以對權利人沉默系予以追認提供證據證明。
2、相對人惡意。如無權處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無權處分人保持沉默的,應賦予其消極的法律效力,即視為拒絕追認。因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這是民法精神、民法的基本原則相悖,賦予權利人用沉默方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是正當的。
3、相對人善意、惡意難以查明的情形。則應適用可推斷的意思表示綜合考察,如考察處分人與權利人之間的身份關系等諸多因素。(1)如果無處分權人與權利人沒有高度的身份關系,沉默應視為拒絕追認。這樣符合關于沉默則視為拒絕追認的一般規定,也可以和法定代理人及被代理人的行使追認權的規定一致,也有利于充分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2)如果無處分權人與權利人有密切的身份關系,足以使第三人相信其有權進行處分行為,則沉默應視為追認。如無處分權人與權利人為夫妻關系,雙方經濟利益高度一致,在對外關系上往往被看作統一交易體,當夫妻另一方明知夫妻一方無權處分而不提異議時,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其已同意處分行為;且無權處分所取得的財產仍為夫妻共同財產,當處分有利于增加夫妻共同財產時,夫妻另一方往往以“不異議”表示同意,法律強制推定為“拒絕之意思表示”反而違背其真實意思。
一般的默示,是行為人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如果無權處分人采取默示追認的話,無權處分行為是有效的,會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但是一般默示是難以舉證證明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之后正式合同多久下來
2021-03-18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