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合同解除之實然法分析及應然法思考——從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果說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80人看過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通過對合同解除后法律效果的理論整理,找尋出適宜于現行實然法的學說,揭示實務中對賠償范圍界定的不合理,并從理論研究的層面推演出不同解除方式下的處理建議。最后筆者擬從協議解除之存廢、解除范圍之限定、合同解除與合同終止之重塑、法定解除條件之設計、損失利益之確定等五個方面對民法典修訂合同解除制度提出了構想。【關鍵詞】合同解除溯及力賠償范圍應然法構想【正文】引言《民法通則》首次正式通過民事立法的形式確立了合同的解除制度。[①]10余年后,《合同法》將合同的解除納入了第六章,并成為了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重要組成部分。[②]但自從現行合同解除制度設置以來,理論界和實務界便未囿于實然法的規定,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對解除權理論知識的豐富,和累積審理合同解除案件的司法經驗均做出卓越貢獻。面對前輩學儒和諸多才俊汗牛充棟的文章,筆者擬從合同解除后法律效果的剖析入手,展開對解除權制度若干問題的論證,并竊以為現有的合同解除制度有必要進行修訂和完善。一、從實然法角度厘清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果《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從該法條的表述看,可以認為我國《合同法》所規定合同解除的效果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終止履行的效力,即指尚未履行的合同義務終止履行,解除向將來發生效力;二是恢復原狀的效力,是指對已經履行的合同內容有恢復原狀的請求權;三是賠償損失的效力,合同被解除后一方所受到的損害可以請求對方予以賠償。三種法律效果可以梳理出兩個理論問題。第一個問題,合同解除的效力形態是以溯及既往為原則,還是以終止履行為原則;第二個問題,合同解除的損害賠償請求的范圍是信賴利益還是可得利益。[③](一)合同解除后效力形態分析1、國內理論整理關于合同解除的溯及力,不僅在國外有諸多立法例和理論學說,而且在我國民法理論中也存在分歧。國內大致存在三種學說:直接效果說、間接效果說和折中說。[④]直接效果說的主旨為,合同因解除而溯及既往地消滅,尚未履行的債務免于履行,已經履行的部分發生返還請求權。[⑤]現行《合同法》的解除權制度是由崔建遠教授、王軼教授和楊明剛教授所設計,從立法專家們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交給全國人大法工委的法律草案是按照直接效果說的理論觀點擬定。[⑥]間接效果說的要義為,合同并不因解除而歸于消滅,解除合同僅使合同拘束力受到阻止,對尚未履行的債務產生履行拒絕的抗辯權,對已經履行的債務發生新的返還債務。[⑦]持這一學說的學者認為,合同上的債權關系并非因解除而消滅,而是轉變為恢復原狀的債權請求權。同時,恢復原狀請求權被視為一種居于物權的請求權與不當得利請求權混合的特殊權利。[⑧]折中說認為,對于尚未履行的債務自解除時歸于消滅(與直接效果說相同),對于已經履行的債務并不消滅,而是發生新的返還債務(與間接效果說一致)。[⑨]韓世遠博士亦持此觀點,他認為《合同法》起草過程中參考了《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1980年)和《國際商事合同通則》,而這些公約的規定和解釋均未采納直接效果說;而且《合同法》第97條的規定中對合同解除后是否全部恢復原狀留有余地,要視合同性質和履行情況,由當事人選擇是否溯及既往,因此我國《合同法》并未采納直接效果說,而是按折中說確立了解除權制度。2、對應實然法的學說找尋1999年《合同法》制訂時究竟采納了何種觀點,因為沒有正式的立法說明書,所以很難判斷立法機關制定該規則的初衷。況且,《合同法》對合同解除是否均具有溯及力表述得較為彈性,這也可以理解為立法者給將來理論的發展、實踐的變化,留出了彌補法律滯后性的空間。誠然,既便是當時參與立法的專家們確實是按照直接效果說設計了現行《合同法》的解除權制度,現今也可以根據理論的發展,運用法律解釋方法,結合實踐的需要做出更接近文意、更切合實際的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陳建平

陳建平

執業證號:

16205201010396704

甘肅通融律師事務所

簡介:

蘭州大學畢業,1998年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現在為天水市專職律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陳建平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