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什么是提-存
提-存是使債務關系消滅的一項重要民法制度,各國立法均有具體規定,中國《合同法》對此也作出了規定。提-存在法律性質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雙重性質。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并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實施后,在債務人、債權人、提-存機關相互之間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債務糾紛的及時解決,更好地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利益沖突,保證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
提-存的要件
1、須有可以提-存的合法原因。提-存的前提是債務人無法向債權清償。債務人只有在無法向債權人給付時才可用提-存的方法消滅債務。因此,凡因債權人一方的原因致使債務人無法清償的事實,均為提-存的合法原因。依《合同法》第10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2)債權人下落不明;
(3)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債權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2、須經法定程序。提-存應經以下程序:首先由提-存人提出申請,申請書中應載明提-存的原因、提-存的標的物、標的物的受領人。其次,經提-存機關同意。提-存機關受理提-存申請后應予以審查,以決定是否同提-存。提-存機關同意提-存的,指定提-存人將提-存物交給有權的保管人保管。
3、提-存的主體與客體適當。提-存的主體為提-存人與提-存機關。一般情形下,提-存人即為債務人,但提-存人不以債務人為限。凡債務的清償人均可為提-存人。提-存機關是法律規定的有權接受提-存物并為保管的機關。有的國家市貌有專門的提-存所,也有的并不專設提-存所,而由法院或其他椦是存。依我國現行法的規定,拾得遺失物的,可向公安機關提-存;定作為變賣留置物受償后,可將余款向債權人所在地的銀行辦理提-存;公證提-存的,由公證處為提-存樣。法院也可為存機關。
綜合上面的介紹,根據規定,提-存的前提是債務人無法向債權清償。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提-存的概念是什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去世后撫恤金發放有時間規定嗎
2021-01-01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批捕后可以見家屬嗎
2021-03-19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土地確權證上只能寫一個名字嗎
2020-12-02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