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正確辭退員工,主要應注意幾個問題
(一)、試用期內不得隨意辭退員工。
(二)、辭退有過錯的員工應有事實依據和制度依據。
(三)、辭退無過錯的員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經濟補償金。
(四)、經濟性裁員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五)、辭退員工中的特殊限制
(六)、辭退員工的程序問題
如何做到正確辭退員工,筆者總結起來,主要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試用期內不得隨意辭退員工。
要正確辭退試用期內的員工,必須把握“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原則。用人單位首先要證明單位是否有“錄用條件”,同時還得證明該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不知何為錄用條件,或無法證明該錄用條件就貿然辭退試用期內的員工,是用人單位在實踐中的典型錯誤做法。維權意識強的員工有權要求恢復勞動關系,此時公司往往在管理上會陷入更加難堪的境地。
(二)、辭退有過錯的員工應有事實依據和制度依據。
對于違紀的員工,用人單位并非可以一概辭退。勞動法規定必須是嚴重違紀的員工,用人單位方可辭退。因此,何謂嚴重違紀,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就至關重要了。單位在員工手冊或者規章制度中最好對嚴重違紀的情形要有明確規定,并且注意保留員工嚴重違紀的事實依據。員工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單位也可隨時辭退,但同樣要注意舉證尤其是對何謂“重大損害”的舉證問題(最好還是有制度依據,在員工手冊或者規章制度中對重大損害的標準作明確規定)。此外,員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被勞動教養的,單位也可以隨時辭退。
(三)、辭退無過錯的員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經濟補償金。
辭退無過錯的員工僅限于以下情形: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辭退無過錯的員工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員工本人,并根據其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
(四)、經濟性裁員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所謂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而辭退成批員工。經濟性裁員是用人單位克服經營困難的內在需要的通常作法,法律予以允許。但是,裁員同時也涉及被裁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為保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合法權益的有效平衡,法律對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作了一些適度的限制:首先,對于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的用人單位必須是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企業。此外,上海市對實施經濟性裁員也有嚴格限制,即上述企業必須在實施停止招工、清退各類外聘人員、停止加班加點、降低工資四項措施后仍無好轉的,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其次,對符合進行經濟性裁員條件的用人單位,應按下列程序裁減人員:
1、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五)、辭退員工中的特殊限制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出于對特殊人群的保護,員工有下列情況之一并且沒有過錯的,用人單位不能辭退: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換句話說,對于具備上述情形之一的員工,除非其有嚴重違紀等過錯的,否則用人單位不得辭退。
(六)、辭退員工的程序問題
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時,還應注意一個通知工會的程序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21條的規定,企業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合同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工會認為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企業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對用人單位來說,在辭退員工時,務必要注意合法性的問題,即辭退員工時一定要保證證據確鑿、依據充分、程序合法。由于法律規定辭退員工的舉證責任完全在于用人單位一方,因此證據確鑿是用人單位合法解除合同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還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內部規章制度作為法律依據,這是用人單位合法辭退員工的關鍵。同時,在辭退員工時還應注意程序問題,如提前通知期問題、書面的通知形式問題以及工會的預先告知問題等。防范于未然,方保用人單位在辭退員工時立于不敗之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外國人同中國居民結婚的材料
2021-02-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土地出讓合同里可以自由約定的條款都有哪些
2020-12-18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頭還是按面積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