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知識產權侵權 侵犯知識產權罪 專利申請 著作權登記 專利轉讓 商業秘密 商標轉讓 注冊商標
實踐中,并不是只要給他人的專利造成了損害的,那么就會構成專利權侵權,有些情況下雖然表面看著像是專利侵權,但實際上卻不視為專利權侵權。那到底哪些情形不視為專利權侵權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哪些情形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專利侵權行為應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1、有被侵犯的對象:即侵犯的必須是受專利法保護的專利產品或方法,對于已經過期,宣告無效或放棄的專利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2、有法定的侵權行為:如制造、使用、銷售或許諾銷售、進口別人的專利產品,或使用了別人的專利方法,使用、銷售、進口了以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即以贏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如果專門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技術或個人出自愛好或自用等非盈利目的制造、使用專利產品或使用專利方法的行為,也不屬于侵犯專利權;
4、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如果是經專利權人許可或默許的實施行為,則不構成侵權。
從《專利法》中的規定可以知道,在上述四種情況下,即使行為侵害了專利權人的專利,一般也是不視為專利權侵權的。那么此時,行為人就不用承擔專利侵權責任。實踐中,認定是否構成專利侵權,需要看行為是否滿足法律中規定的條件,若滿足的,那么才能認定為專利侵權。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揚州律師。
專利侵權要收集哪些證據
專利侵權糾紛有哪些解決方法
如何判定是否造成專利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30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