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但不生效的情況有哪些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第四十五條第一款和第四十六條,合同成立未生效主要有如下三種情形:
1、法定生效條件尚未成就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本款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是合同生效的法定特別要件。合同成立后,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完成前,合同尚未發生法律效力。
2、約定生效條件未成就
《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本款中,當事人附生效條件的約定是合同生效的約定特別要件。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約定的生效條件成就之前,合同尚未發生法律效力。
3、約定生效期限未屆至
《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本條中,當事人附生效期限的約定是合同生效的約定特別要件。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約定的生效期限屆至之前,合同尚未發生法律效力。
二、合同成立未生效的特征
合同成立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為基本要件,而合同生效則標志著合同對當事人的拘束力開始發生。合同成立未生效處于合同成立至合同生效的期間,具有如下特征:
1、合同經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已經成立,當事人之間已經建立了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只是因法定或約定的生效的特別要件尚未成就,尚不能發生當事人締約時預期的法律效力;
2、當事人對合同約定的權利享有期待權,負有等待生效期限屆至、生效條件成就的消極不作為義務或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積極作為義務。
3、在生效的特別要件成就前,合同的效力處于停止狀態,除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外,由于生效的法定或約定的特別要件能否成就具有不確定性,合同能否生效亦具有不確定性。
4、在合同成立未生效中,對于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經批準或者登記才能生效的情形,2009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9]?5號,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二”)第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自己辦理有關手續;對方當事人對由此產生的費用和給相對人造成的實際損失,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是對傳統民法理論中締約過失責任原則的創新,擴大了締約過失責任的范圍;對于附生效條件的情形,通過條件擬制的方式設定了與惡意當事人所追求的合同效力意愿直接相反的救濟方式,但沒有給予善意相對人為追求最大利益對此應享有的選擇權。
三、合同生效的要件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這實質上是法律對合同主體資格作出的一種規定。主體不合格,所訂立的合同不能發生法律效力。合同主體,無非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兩類。非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主要的行為能力。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其合同行為能力的有無,應根據其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況來確定。
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這是合同有效的另一個要件。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締約過程所作的要約和承諾都是自己獨立且真實意志的表現。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的意志,就是與其外在的表現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觀上或客觀上,也可能發生兩者不相符的情形。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生產要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合同欠缺合法性,沒有補救的余地,只能歸于完全地效。合同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其所指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內容兩個方面,即合同的目的和內容都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中的強制性也包括國家政策的禁止性規定和命令性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成立但不生效的情況有什么”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合同法中,合同成立但未生效的情形包括合同需要辦理登記、附條件生效合同、附期限生效合同等。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行使留置權
2020-12-07干滿三年被辭退怎么補償
2020-11-08律師函范文
2020-12-02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