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議管轄的適用范圍
(一)在審理級別上,協議管轄僅適用于第一審民事案件
當事人在協議時只能約定一審的地域管轄,不得變更級別管轄,將依法應由基層法院管轄的訴訟約定由中級法院或者高級法院管轄,或者相反,否則就會違背民事訴訟法有關審級的規定,造成審級混亂。
(二)在管轄類型上,協議管轄限于非專屬管轄的訴訟
對于專屬管轄訴訟,《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1、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的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3、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由于專屬管轄是按照訴訟標的的特殊性所確定的管轄,具有強制性,因此不允許當事人通過協議改變。
(三)在表現形式上,協議管轄為要式行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由于《民事訴訟法》第34條要求協議管轄必須采取書面形式,因此,以口頭形式約定管轄法院的,約定無效。
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2015年2月4日開始實行的《民訴法司法解釋》第30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書面協議,包括書面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以書面形式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這也就意味著,現行司法解釋并不強制要求在書面合同中約定管轄法院,同時也允許當事人在合同之外達成的管轄協議。
(四)在案件類型上,協議管轄擴大至“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性權益糾紛”案件
現行《民事訴訟法》第34條改變了2007年《民事訴訟法》第25條的規定,將協議管轄的范圍由“合同”擴大至“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因此,因物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而產生的民事糾紛,也可以適用協議管轄,但仍然不允許與人身密切聯系的婚姻、收養、監護、繼承糾紛等案件適用協議管轄。
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二、協議管轄的法律依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定解除情形需要提交辭職報告嗎
2021-01-25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