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庭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審理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適用的程序,可以分為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
一、一審程序
一審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民事訴訟當事人進行第一審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所通常適用的訴訟程序。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二、第二審程序
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程序或終審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在法定上訴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由于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上訴案件經二審法院審理后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審的判決、裁定,訴訟程序即告終結。
(一)上訴期間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l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上訴狀當事人提起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三)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央;
(2)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3)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4)原判央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三、審判監督程序
(一)審判監督程序的概念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程序,是指由有審判監督權的法定機關和人員提起,或由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再次審理的程序。
(二)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1、人民法院提起再審的程序
2、當事人申請再審的程序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的訴訟行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土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1-02-18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什么樣的安置補償協議是無效的
2020-12-31汕頭潮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6一書四方案到底是主動公開,還是依申請公開
2021-01-04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安置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