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式行為與不要式行為如何區分
要式法律行為是指必須履行某種特定的形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為,它的內容包括行為人行為的合法性和成立條件的必要性,根據對要式法律行為劃分的標準不同,可分為以下不同的幾種類型。
不要式法律行為則指不要求采用特定的形式和一定的程序,而是由當事人自由選擇任何形式都能成立的法律行為。
要式法律行為指法律規定應當采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為?!睹穹ㄍ▌t》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是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例如,根據《合同法》第270條的規定,建設工程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因此,訂立建設工程合同的行為,屬于要式法律行為。
不要式法律行為指法律沒有規定特定形式,采用書面、口頭或其他任何形式均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逗贤ā返?97條規定:"借款合同采用書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這個條款規定了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屬于不要式法律行為,有沒有書面形式的合同均可。而非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則屬于要式法律行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有償行為與無償行為
(1)有償法律行為指行為人取得權利時必須支付對價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買賣、租賃、承攬等。
(2)無償法律行為則指行為人取得權利時不必支付對價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贈與、無償保管等。
(3)區分有償法律行為與無償法律行為的意義在于:
A.確定行為性質。法律規定某些民事法律行為必須是有償的或者無償的。如買賣必須是有償的,而贈與則必須是無償,對此當事人不能自己約定。
B.認定行為效力。有償法律行為顯失公平時,受損害方有權請求變更或撤銷;而無償法律行為則不存在顯失公平的問題。
C.確定行為人的責任。一般來說,有償法律行為的民事責任要重于無償法律行為。如買賣合同中的出賣人應當對買賣標的物的瑕疵承擔違約責任;而贈與合同中的贈與人原則上不對贈與物的瑕疵承擔責任。
D.主張撤銷權。如果是有償民事行為,只有在受讓人明知的情況下才可以主張《合同法》第74條的撤銷權;如果是無償法律,就不用考慮當事人的主觀意圖就可以主張《合同法》第74條的撤銷權。
E.對當事人的行為能力要求不同。如果是有償民事行為,要求當事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如果是無償民事行為,則對于獲得利益的當事人的行為能力不作要求。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02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公司拆遷補償款如何合理交稅
2020-12-02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26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0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