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商類一審結案一般多長時間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二、民事訴訟的適用范圍
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糾紛,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適用于《民事訴訟法》的案件具體有5類:
1、因民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等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糾紛、房產糾紛、侵害名譽權糾紛等案件。與人身有關的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提請仲裁。
2、因經濟法、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的爭議,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如企業破產案件、勞動合同糾紛案件等。勞動爭議不適用于《仲裁法》,但因勞動爭議提起的訴訟(勞動訴訟)屬于民事訴訟。
3、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資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蹤、死亡等非訟案件。
4、按照督促程序解決的債務案件。
5、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決的宣告票據和有關事項無效的案件。
三、商事案件與傳統民事案件的區別
第一、民事和商事活動在主體方面存在一定區別。民事法律主要是調整公民之間關系的規范,因此,所有公民都有可能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但商法則不然,它是調整作為商人的那部分公民之間或那一部分公民以及公司之間的規范。因此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為商法關系的主體。這就意味著商事案件和傳統民事案件可能面臨著不同性質的當事人。
第二、商事和民事活動在客體方面也有一定區別。商法所調整的對象顯然與民法不同,具體說,前者調整的對象主要是像買賣關系這樣的貿易活動,權利義務標的一般為商品,而后者則是所有涉及人身關系、財產關系、權利或其他利益的行為或活動,這就意味著商事案件與傳統民事案件是性質不同的糾紛。
第三、商法與民法所調整的范圍有所區別。商法的調整范圍復雜多樣,通常包括公司、票據、保險、破產等特別的商事領域,而各個領域都有其很強的特殊性和技術,調整的手法和方法很不一樣,民法則基本是圍繞著人身關系和一般的非人身財產關系進行調整。因此,商事案件與傳統民事案件要適用性質不同的法律,適應不同領域的特殊性與技術性。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沒有結束如何簽正式合同
2021-01-28勞動爭議調解案例解析及實務指引
2020-12-10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免責期
2020-11-16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戶口已遷入婆家的外嫁女,離異后還能享受婆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