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證據交換制度的適用原則具體有哪些
1、當事人自愿與人民法院依職權相結合的原則。
民事訴訟中,庭前交換證據并不是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因此,應當采用當事人自愿原則。但在對案情比較復雜或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據職權主動提出,也可以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起主持、主導作用,行使指揮程序進行的權能,如指定庭前證據交換日期、地點等。人民法院尊重當事人對庭前證據交換的選擇權,不過多地干預,只有在當事人行使選擇權侵害了對方當事人權利或發生在訴訟中的不正當行為時,人民法院才對其行為進行干預。在庭前證據交換階段,人民法院應充分保護雙方當事人對訴訟程序的平等處分權,使雙方在庭前證據交換階段,充分了解對方的主張和證據,避免訴訟技巧和能力的差異成為案件審判結果的決定因素,在庭前證據交換階段,保障訴訟公正。
2、訴訟效率與經濟原則。
設立民事訴訟證據交換制度,要盡可能簡便、迅速、保證為開庭做好準備,使開庭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充實的審理并及時的結案,從而提高庭審效率,為審判程序切實把關。
3、程序安定與程序公開原則
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訴訟應依法定的時間先后和空間結構展開并作出終局決定,從而使訴訟保持有條不紊的穩定狀態。它包括程序的有序性、程序的不可逆性,程序的時限性,程序的終結性、程序的法定性基本要素。庭前證據交換制度的程序設計,應充分考慮程序的安定性。規定證據交換應體現有序、不可逆、終局性的特點,按法定程序動作,為防止當事人持有證據當庭“突然襲擊”,限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程序公開,是指程序制度、程序機制和程序活動的公開。貫穿程序公開原則,要求庭前證據交換規則在交換的范圍、交換的時間、證據接收與交換方式、日期、法院調查取證與當事人庭前證據交換的關系等方面都要求作出明確的規定,使訴訟雙方當事人了解庭前證據交換的全過程,交換過程中可能出現問題的程序解決方案及不交換證據的法律后果,充分調動當事人庭前證據交換證據的積極參與性,使庭前證據交換制度真正達到預期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企業債權人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嗎
2021-03-08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統一進行舊房改造,有補助嗎
2021-03-20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