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和小莉在許昌縣某村創辦了一家生物能源公司,生產經營生物燃料。2011年1月份,他們的朋友張某與二人協商,由張某出資購買兩臺秸稈機加入到該合伙公司參與生產經營,秸稈機由張某委托二人代為購買。2011年4月份,小古準備到鄭州為張某購買機器設備,張某通過銀行向小古匯款30萬元,又以現金支付的方式向二人交付5萬元,小莉向張某出具了收到原告機器款35萬元的收款收據。小古和小莉在收到錢后,在鄭州某農機公司以20萬元購買機器兩臺,并交付原告張某。
2012年5月份,張某因購買秸稈機的零配件前往鄭州某農機公司,發現小古和小莉告代為購買的兩臺機器價格為合計為20萬元,遂向小古和小莉追要多支出的15萬元,但小古和小莉不予返還。2013年,張某以小古和小莉不當得利為由起訴至許昌縣法院。
在庭審中小古和小莉的代理人提出原告張某以35萬元購買機器設備作為入伙投資加入合伙企業參與營利分紅,本案應為合伙糾紛,他們占有購買機器設備多出的15萬元不構成不當得利。
法院經審理認為,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原告張某委托二被告購買機器交付的款項為35萬元,但二被告以20萬元價格購買機器的事實并未告知被上訴人,造成張某多支付15萬元的損失,二被告占有購買機器的差價15萬元既無合伙約定,又無法律依據,構成不當得利,應依法返還給原告。
原告張某基于合伙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委托二被告代為購買機器設備,未想到二被告購買機器價格不是當初約定。
合伙是指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的協議,合伙協議是合伙成立的法律基礎。
張某加入二被告的合伙企業時約定以兩臺秸稈機作為出資,該約定可視為合伙協議。張某委托二被告代為購買機器設備,并按照二被告要求支付了購買機器的價格35萬元。后二被告實際購買兩臺機器花費了20萬元,卻未告知原告張某。而二被告認為其占有的機器差價15萬元可以作為原告張某的入伙資金,但這違背了“以兩臺秸稈機作為出資”的合伙約定,故購買機器差價15萬元不能視為入伙資金,應及時返還給原告。
法官提醒,合伙是基于各方當事人之間的信任而成立的,合伙人之間共負盈虧,共擔風險,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相比其他企業經營模式更要求合伙人之間相互信任。以后在入伙參加合伙企業經營時,應對合伙人的為人和經濟狀況加強了解,多關注企業運行方面的信息,防止此類事件再發生。(文中人名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