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兩審終審制,并在第3編中對第二審程序作了專章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法律咨詢:
您好,二審法院對案件經審理后如何處理?
律霸網律師解答: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應分別作出以下處理:
1、維持原判。對認定事實清楚和適用法律正確、刑事案件量刑適當的原審有罪判決和正確的原審無罪判決,應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2、直接改判。有兩種情況:(1)原判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2)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通過第二審開庭審理,查明事實后直接改判。
3、發回重審。發回重審有兩種情況,一是原判決認定的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二是發現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91條規定的違反訴訟程序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包括:(1)違反有關公開審判規定的;(2)違反回避制度的;?(3)剝奪或限制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4)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5)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判的。
相關法律知識:
民事上訴審程序?同刑事上訴審大體相同。但上訴審的開始和刑事不同。刑事上訴審是根據當事人的上訴或檢察機關的抗訴開始的,而民事上訴審則是由當事人提起上訴開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8條規定,實行兩審終審制,并在第3編中對第二審程序作了專章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民事當事人提起上訴,必須遵守法定期限,對判決為15日,對裁定為10日。上訴應當提出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中以上訴的請求和理由最為重要,并應提出必要的證據,加以證明。
提交上訴狀有兩個途徑,一般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被上訴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人也可向第二審人民法院直接提出,第二審人民法院應在?5日內將上訴狀發交原審人民法院。原審人民法院無論通過哪個途徑收到上訴狀,都應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收到后,則應在15日內提出答辯狀,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與利益。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后,應當連同全部卷宗和證據,盡快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以便及時進行審理。提出答辯狀是被上訴人的權利,過期不提出的,不影響原審人民法院報送案卷,也不影響第二審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可否提起再審或者抗訴
2020-11-10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土地流轉方式有幾種
2020-12-11門市公司拆遷補償嗎
2020-11-26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農村房子怎么就變成違章建筑了
2021-01-14非農戶口農村房子拆遷是否會有補償
2021-02-09早年購買的宅基地房屋遇到拆遷后,拆遷款應該歸誰所有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