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的法定事由是如何的
上訴是沒有法定事由的,雙方當事人都是可以上訴的。
民事訴訟法164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限應從判決書裁定書送達當事人的第二日起算。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當事人的,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次日起算。
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哪些人有權提出上訴?
刑事訴訟法規定,有關人員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口頭形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這樣規定是為了保證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準確、無誤,準確、及時打擊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哪些人有權提出上訴呢?根據法律規定:
1.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
2.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3.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根據法律規定,不得以任何借口剝奪被告人的上訴權。
有權提出上訴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指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被告人。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上訴期限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2日起計算。在上訴期限內,提出的上訴具有法律效力。意味著案件要進行第二審程序。如果超出這個期限,提出的上訴和抗訴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一審判決、裁定即告生效。但也有特殊情況,如當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提起上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5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這種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沒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即予裁定駁回申請。
根據規定,上訴人既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也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訴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用書狀或口頭兩種形式均可。當事人要求上訴,用口頭表示的,人民法院應當制作筆錄存放在法院的案卷中。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仲裁合并審理條件是怎樣的
2021-01-25網簽幾天后可以拿到購房合同
2021-02-15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正常房屋被納入舊房改造,補償低,怎么維權
2020-11-23什么是拆遷補償款截留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