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如何向法院遞交
再審申請書只能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及對其負有審判監督職能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交。
法律依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對于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對于案外人申請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第五條的規定,應當向做出原判決、裁定、調解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因此,對于民事申請再審,應當提交“民事再審申請書”。
按《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的規定,有權提起民事再審申請的是當事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的規定,案外人對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確定的執行標的物主張權利,且無法提起新的訴訟解決爭議的,可以向作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因此,有權提起民事再審申請的有當事人及案外人。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五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該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以下情形,應該在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提出:(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3)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4)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另外,根據《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六個月期限,不適用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
對于案外人申請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解釋》的規定,“可以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或者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利益被損害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申請再審。對于案外人申請再審的期限,除了上述條款規定外,還不應超過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最長期限即六個月,因此,案外人申請再審,應為“可以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或者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利益被損害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再審可以向作出判決的法院提出,還可以向有監督職能的上級法院提出,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申請書書寫的重點就是事實與再審理由,如果有新證據那么有可能會改變判決,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標準規定是什么
2021-01-21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什么效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