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時效已過如何申訴
不論民、行、刑案,均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那么,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當事人能否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呢?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而且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檢察機關發現錯誤裁判的一條重要途徑,申訴材料也只是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檢察建議的來料來源之一。
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規定了三個前提條件:“(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這一規定賦予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權利,同時將向法院申請再審作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請再審被法院駁回的,顯然符合第一種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抗議或者抗訴的。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則與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后轉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行政訴訟案件不適用新民訴法第209條
可不申請法院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或抗訴
需要進一步斟酌的是,新行訴法沒有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規定,是否應當適用新行訴法第98條及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必須在被法院駁回再審申請后再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依筆者之見是不可以適用的,行政案件當事人可以不向法院申請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新行訴法第98條規定的是“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才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而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可否依當事人申請的問題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之列。
那么可不可以用公權法定來說事呢?答案應該也是否定性的。一是這個問題可轉換為當事人可否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如此便是“法無禁止即自由”了。而檢察機關從當事人的申請中發現了錯誤的生效裁判,依法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二是檢察機關原本沒有參加行政訴訟,當事人的申請是其發現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重要途徑,在許多案件中甚至是必要的條件。所以,要提起對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抗訴或檢察建議,就應當允許其將當事人的申請作為行使監督權的重要材料來源。
以涉訴信訪形式轉而啟動法院再審程序
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
再則,逾期申請再審的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其唯一的救濟途徑還是救濟途徑之一?比如是否可以將逾期的再審申請看成是一種涉訴信訪,并將其作為法院內部審判監督的來料來源之一進而轉入由法院內部啟動再審程序。
按照新近的涉訴信訪政策即中央兩辦《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的要求,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并且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其規定:“對于已經結案,但符合復議、復核、再審條件的,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已經窮盡法律程序的,依法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結決定。除有法律規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啟動復查程序。”那么,逾期申請再審究竟屬于其中的哪一種情形?
逾期申請再審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逾期即超過再審申請的法定期限;二是申請即要求對其認為錯誤的生效裁判予以再審改正。剩下的問題是:
(1)是否符合再審條件?
(2)是否屬于窮盡法律程序?
先以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為例: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僅僅不符合申請再審的申請期限條件,并非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定的本院院長或上級法院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條件,也不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實質條件。而且,既然還有法院內部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審判監督程序,逾期申請再審也就不屬于“已經窮盡法律程序”。
因此,可以將逾期申請再審的申請看作是符合再審條件的涉訴信訪,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也即本院提起再審或者上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只有如此窮盡法律程序之后當事人反復纏訪纏訴的,才能按照涉訴信訪終結程序辦理。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的可以如此辦理,與其同理刑事、行政案件的逾期申請再審的也不應例外。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企業違法法律顧問有責任嗎
2021-01-19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