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時效已過如何申訴
不論民、行、刑案,均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那么,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當事人能否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呢?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而且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檢察機關發現錯誤裁判的一條重要途徑,申訴材料也只是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檢察建議的來料來源之一。
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規定了三個前提條件:“(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這一規定賦予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權利,同時將向法院申請再審作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請再審被法院駁回的,顯然符合第一種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抗議或者抗訴的。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則與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后轉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行政訴訟案件不適用新民訴法第209條
可不申請法院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或抗訴
需要進一步斟酌的是,新行訴法沒有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規定,是否應當適用新行訴法第98條及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必須在被法院駁回再審申請后再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依筆者之見是不可以適用的,行政案件當事人可以不向法院申請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新行訴法第98條規定的是“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才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而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可否依當事人申請的問題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之列。
那么可不可以用公權法定來說事呢?答案應該也是否定性的。一是這個問題可轉換為當事人可否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如此便是“法無禁止即自由”了。而檢察機關從當事人的申請中發現了錯誤的生效裁判,依法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二是檢察機關原本沒有參加行政訴訟,當事人的申請是其發現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重要途徑,在許多案件中甚至是必要的條件。所以,要提起對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抗訴或檢察建議,就應當允許其將當事人的申請作為行使監督權的重要材料來源。
以涉訴信訪形式轉而啟動法院再審程序
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
再則,逾期申請再審的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其唯一的救濟途徑還是救濟途徑之一?比如是否可以將逾期的再審申請看成是一種涉訴信訪,并將其作為法院內部審判監督的來料來源之一進而轉入由法院內部啟動再審程序。
按照新近的涉訴信訪政策即中央兩辦《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的要求,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并且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其規定:“對于已經結案,但符合復議、復核、再審條件的,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已經窮盡法律程序的,依法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結決定。除有法律規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啟動復查程序。”那么,逾期申請再審究竟屬于其中的哪一種情形?
逾期申請再審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逾期即超過再審申請的法定期限;二是申請即要求對其認為錯誤的生效裁判予以再審改正。剩下的問題是:
(1)是否符合再審條件?
(2)是否屬于窮盡法律程序?
先以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為例: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僅僅不符合申請再審的申請期限條件,并非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定的本院院長或上級法院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條件,也不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實質條件。而且,既然還有法院內部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審判監督程序,逾期申請再審也就不屬于“已經窮盡法律程序”。
因此,可以將逾期申請再審的申請看作是符合再審條件的涉訴信訪,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也即本院提起再審或者上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只有如此窮盡法律程序之后當事人反復纏訪纏訴的,才能按照涉訴信訪終結程序辦理。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的可以如此辦理,與其同理刑事、行政案件的逾期申請再審的也不應例外。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丁旭峰律師,河南駐馬店人,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常州律師協會會員,江蘇鼎國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擁有本科法律文憑和法學碩士學位文憑,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有著二十余年的豐富法學教學經驗和深厚法學理論功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合同關系、家庭婚姻、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有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實務處理經驗。業務領域:企業法律顧問、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人身損害、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辯護。聯系電話:15961442562;QQ:649205185;微信:15961442562;郵箱:649205185@qq.com
軍人結婚需要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8律師會見時能提供哪些幫助
2020-12-01立約定金能否雙倍返還
2021-03-18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