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相關知識;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機構有哪些
1、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本院審判委員會處理。各級人民法院發現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需要提起再審程序時,應當由院長提交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討論后,如果認為原判決、裁定確定有錯誤,應當作出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的決定。
2、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所謂提審即提高管轄審級,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在認為該案由原審人民法院審判不適宜時直接調取原案卷材料,將該案提調自行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而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一般是指由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提審和指令再審,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民法院對其轄區內的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錯誤判決行使審判監督權、依法提起再審程序的兩種重要方式。在審判實踐中,對于需要重新審判的案件,為便于就地調查核實事實和證據,便于訴訟參與人參加訴訟,通常是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對于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的案件,也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提審。
3、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疑似犯罪可以扭送嗎
2020-12-07合伙和入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18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