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解除權合同與附解除條件合同
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確立了附解除條件合同制度,該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確立了約定解除權合同制度。這兩項制度從效果上看有一定的共性,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其效力歸于消滅,而當事人約定解除權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后合同效力亦歸于消滅。可能正是由于二者存在著一些共性,有人將其聯系起來,認為約定解除權合同中所約定的解除“條件”亦應與附解除條件合同中所附解除“條件”的含義相同,即所謂解除“條件”也必須是將來的不確定的事實,如果當事人所約定的解除“條件”是現在或過去的事實,則不能產生解除權。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未能正確區分附解除條件合同與約定解除權合同,值得商榷。
一、約定解除權合同與附解除條件合同的根本區別
其一,在合同中附解除條件,是當事人以意思表示限制合同的效力,當解除條件成就時,無須任何一方當事人主張“解除權”,該合同即自動且當然地失效;而在合同中約定合同的解除條件,在當事人所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合同并不當然且自動地失效,解除條件的成就只不過是賦予一方當事人以解除權,只有當該當事人行使解除權時才能使合同實際解除。其二,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合同一般是向將來失去效力,而合同因當事人行使解除權而失效時,既有向將來失效的,也有溯及既往失效的。
二、約定解除權合同中的解除“條件”不應限定為將來不確定的事實
對于約定解除權的合同,由于當事人在合同中所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與否只關乎當事人的解除權得否發生,并不直接影響合同的效力,而且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既有向將來發生的,也有溯及既往的,因此,它無須要求當事人所約定的解除“條件”一定是在作出這種約定以后才發生的。事實上,由于當事人約定合同解除條件的目的在于授予一方當事人于特定條件下單方面解除合同的權利,當事人如果約定以已經發生的事實作為合同解除的條件,其實質就是即刻授予了一方當事人單方面解除權,只要當事人作出的這種意思表示系真實意思,法律就無需干預。
這兩項制度從效果上看有一定的共性,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其效力歸于消滅。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約定解除權合同與附解除條件合同”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嗎
2020-12-13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