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再次執行時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人不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人申請原判決恢復執行的,申請的時效為二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期間的規定。
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恢復執行期間自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期限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申請執行的條件
申請執行,是指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交付財物或履行某項行為的義務,而另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行為。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一般應當由當事人依法提出申請。申請執行的當事人,必須是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是申請執行的法律文書已經生效。
二是申請執行人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
三是申請執行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申請。按法律的規定,申請執行期限,當事人雙方或者一方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一年;當事人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所確定履行期限之最后一日開始計算。如果法律文書規定義務人分期履行的,應從每次義務應當履行期的最后一日起計算,即在分期履行的債務中,當債務人拒絕履行義務時,債權人只能分期申請執行,對先期未履行部分可以申請執行;對未到履行期限的部分無權申請執行。
四是申請執行的法律文書具有給付內容,且執行標的和被執行人明確。
五是執行根據所確定的義務人(債務人)在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限內未履行義務。
六是屬于受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管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人不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人申請原判決恢復執行的,申請的時效為二年。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設立一人有限公司需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私人老板亂扣工資怎么辦
2021-03-17臨時工工傷如何賠償打官司
2020-11-23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