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與分配概述、條件和程序
參與分配,是指在執行程序中,如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對該債務人已經取得金錢債權執行依據的其他債權人申請參加執行程序,對債務人的財產予以公平清償的制度。根據《執行規定》第90條規定“被執行人為公民或其他組織,其全部或主要財產已被一個人民法院因執行確定金錢給付的生效法律文書而查封、扣押或凍結,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或其他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在被執行人的財產被執行完畢前,對該被執行人已經取得金錢債權執行依據的其他債權人可以申請對該被執行人的財產參與分配?!?,參與分配一般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申請主體對該被執行人已經取得金錢債權執行依據的其他債權人。執行依據一般包括,已經生效的法院調解書、判決書,生效的仲裁裁決以及經公證附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并且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必須為金錢債權。因此,尚未經過法院等機構確認、或者正在起訴但未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不能參與執行分配。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當事人因尚未發現債務人的財產,而怠于起訴,認為即使起訴也沒有多大益處。由此可以看出此種觀點并不可取,因為沒有發現財產并不能說明債務人就沒有財產,更不能說明債務人以后沒有財產,及時起訴,盡早取得執行依據,將對以后執行案件的啟動和分配債務人財產創造積極的條件。
(二)參與分配的時間被執行人財產被執行完畢前。執行財產執行完畢的理解,金錢等動產應當實際交付給申請執行人或者轉移至債權人指定賬戶,并被申請執行人實際控制。對房屋等法定需要登記的不動產和特定動產,需要實際轉讓并過戶登記于申請執行人名下。多個申請執行人的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執行解釋》)第25、26條“對于多個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案件,執行法院應制作分配方案,當事人可以對分配方案提出異議,若無異議則分配方案生效。”分配方案生效后到被執行人財產執行完畢前,法院一般不受理參與分配申請。由于參與分配程序因申請人提起而得以啟動,申請人若不向執行法院申請,在一般情況下,法院并無告知義務。因此,債權人即使拿到執行依據,也應積極了解債務人財產狀況、其他案件的進展等情況,不要錯過參與分配的時間。對被自己查封財產的債權,應盡早申請執行,盡快執行完畢,避免其他債權人來分配財產。因此,在明知債務人有多個債權或者其他案件正在訴訟過程中時,執行中做出適當的妥協,盡快執行完畢,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三)申請執行的法院和分配法院在執行案件中,一般首封法院處于主導地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執行若干規定(試行))第91條“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备鶕绦邪讣墓茌牂嘁?,生效的判決書、調解書應由一審法院或者一審法院同級的被執行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管轄,國內仲裁裁決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和被執行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債權人首先需要根據執行依據確定的執行管轄法院申請執行,再向執行法院遞交參與分配申請書,要求參與分配,由執行法院向分配法院轉交相關材料。如果執行法院與分配法院不同,法院內部需要溝通協調,很可能錯過參與分配的最佳時機,溝通不暢也很可能使參與分配執行人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因此,參與分配的執行人在選擇執行法院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查找是否有分配法院管轄的證據材料,爭取分配法院的管轄,以便獲得最大的執行效益。
(四)債務人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法律將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作為申請參與分配人提出申請的一個前提條件。然而,如何判定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法律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可操作性的規定,對證明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舉證責任也沒有做清晰的解釋。如果根據一般民事案件“誰提出,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讓申請分配執行人證明被執行人沒有其他財產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筆者認為應當有反對參與分配的申請執行人提出相反證據證明債務人有其他可供執行財產,而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調查核實被執行人的全部財產和全部債務,這樣有利于提高執行效率。至于債務人的財產應認定為申請時債務人能夠控制的、可處分的能用于立刻償還債務的積極財產,對債務人未到期、未收回的債務,未來可期待利益不應認定為此處可供執行的財產。
二、參與分配執行案件中的幾個常見問題
(一)主持分配法院的確定根據《執行若干規定(試行)》“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保@是確定主持分配法院的一般原則。但是如果所有案件一律由首先查封的法院主持,并不利于某些案件的解決,例如:
1、對執行財產有優先受償權的執行案件
如果已設定抵押的財產被執行普通債權的法院在先查封,此時若查封的法院的債權為普通債權,或者債權人為抵押權順位在后的抵押權人,該普通債權人或者順位在后的抵押權人很可能因為抵押財產不足以清償優先債權或者償還后所剩無幾而怠于行使權利或者以執行和解等為由要求暫不處分財產?,F實中,我們也確實遇到不少此類情況,首先查封人此時往往要求優先權人放棄部分優先權以換取案件的盡快執行,迫使有優先權的債權人做出讓步,從而使有優先債權的債權人合法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護。
2、被執行人的多項財產分別被不同法院查封,且均符合參與分配條件
被執行人的多項財產分別被不同法院查封,在都符合分配條件的情況下,可能出現各執行人彼此要求對其他人首先查封財產參與分配的情況,如此交叉要求參與分配,由于各財產由不同法院主持分配,可能導致分配效率低下,使得案件久拖不決。
對于第(1)種情況,筆者認為,即使法律規定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但并不說明一定要在先保全人申請執行。在優先權人取得執行依據,且在先保全人又不申請執行時,優先權人可根據案件向管轄法院申請執行,再由執行法院向查封法院轉交執行申請,要求協助主持分配。如查封法院不予配合,可以向共同上級法院申請,要求指令執行、移交有優先權的查封財產或者由共同上級法院執行。對第(2)種情況,各法院不能協調形成一致意見,為提高執行效率,可以申請由上級法院提及執行或者指定一家法院統一處置、統一分配。
(二)多個債權人參與分配的分配比例的確定
1、具有優先權的債權人優先分配和普通債權人按比例分配原則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凍結的財產或者參與分配案件中可供執行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應依照法律規定的受償順序優先受償,有剩余財產的,各普通債權人根據各自債權額按比例分配剩余財產。并且具有優先權的債權人參與分配并不以取得執行依據為必要條件,主持分配的法院只需對優先權的存在及數額的形式要件進行審核,做出認定并對優先債權人應分配的數額進行提存。
2、首先保全人適當多分盡管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首先申請財產保全并成功保全債務人財產的債權人在參與該財產變價所得價款的分配時,可適當多分。但現實中法院基于首先保全人為財產保全做出了更多工作和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例如為查封財產而繳納保證金等),往往給予首先保全人分配財產時一定的照顧。但保全人可以多分多少財產各地做法不一。一些法院以不高于申請保全債權人債權額的20%為原則(例如浙江),同時根據債權額的大小和為查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做適當的調整。
(三)擔保債權的參與分配
關于具有優先權的擔保債權,應根據按法律規定的受償原則和順序優先受償。
關于債權人申請對保證人的財產參與分配的,首先應區分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如“債權人申請對一般保證的保證人的財產參與分配的,必須提供主債務人已無財產可供執行的證據,否則不允許其參與分配?!睂τ谶B帶保證人的財產申請參與分配,應當允許并給予同等的保護。
綜述,由于關于執行案件參與分配制度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釋中尚缺乏具體的程序規定,因此以上意見僅為根據某些法院的實踐和法律的基本精神提出的個人看法,以加強對參與分配案件的理解,方便和執行法官的交流溝通。具體案件,可能各法院、甚至各法官的理解和方式不盡相同,因此重視和加強案件的跟蹤、管理以及和法官的溝通,針對性的提出更及時、更合適的解決方案顯得更加重要。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有多人申請執行,怎樣分配”問題進行的解答,多個債權人申請同時執行時,財產如何足夠償還的,就不存在分配的問題,如果不足夠分配的,按債權的優先等級分配,債權等級一樣的,按比例分配。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最新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2-31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