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行過程中提出執行異議,應具備下列條件:
1、在執行程序開始后,執行程序終結前提出。在執行程序尚未發生時,對生效法律文書的異議不具有執行異議的性質;而在執行終結后,案外人的異議已屬新的爭議,應通過新的訴訟程序加以解決。2、由案外人提出。3、執行異議的內容是對執行標的主張實體權利。案外人提出異議,是在其認為執行損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時,而對執行根據所確定的給付內容主張自己的實體權利。例如,在本案中李某對執行標的物主張所有權;或者認為被執行人的行為(作為或不作為)涉及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等。但如果只是對執行措施和方法提出不同意見就不是執行異議。4、必須提供證據,說明理由。如果案外人只以陳述對執行標的主張實體權利,而不能提供任何證據,說明任何理由,那么執行異議也是不能成立的。在符合上述條件時,案外人應以書面形式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書寫確有困難的,也可以提出口頭異議,由人民法院記錄在案。新《民事訴訟法》第204條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天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對于案外人提出的執行異議,法院首先應當進行審查,然后根據情況分別作出處理。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不成立,應當通知駁回申請,繼續執行。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如果執行根據是人民法院自己制作的法律文書,就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即由本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
審查、討論決定是否再審。如果發現作為執行根據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決定再審的,應繼續中止執行程序;如果經過審查,認為生效法律文書沒有錯誤的,應立即恢復執行程序。如果執行程序是委托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書,受托人民法院可提出書面意見,經院長批準后函請委托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如果執行根據是其他機關制作的法律文書,可以通過申請執行人發回原制作單位審查處理。如果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案外人、當事人可以自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執行異議的概念和所需條件。提出異議必須是要案外人提出,需在執行程序開始后,執行程序終結之前。如果您對執行異議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地方,歡迎您咨詢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棚戶區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農村違建拆除程序
2021-03-01看律師如何審查房屋拆遷的合法性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