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合同當事人能否要求解除或撤銷合同
根據合同的相對性,有權要求解除或撤銷的只有合同雙方當事人。合同外的第三人無權要求解除或撤銷合同。但是,如果合同內容損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合同無效或者撤銷合同。
需注意的是,只有與合同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才能以起訴的方式請求確認合同無效或者撤銷合同。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不能提起訴訟。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因此,根據合同的相對性,我們提起訴訟通常是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如果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受到了損害的話,那么也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合同無效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條件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解除和合同撤銷的區別
二者的區別在于:
1、合同的解除是針對有效合同而言,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出現了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事由,當事人主張解除合同,消滅民事法律關系。合同的撤銷是針對可撤銷合同而言,合同被撤銷成為無效合同,不被撤銷則是有效的。
2、合同解除后法律關系歸于消滅,而解除前已履行的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撤銷后即自始無效,撤銷前已經履行的部分也歸于無效,依照無效的法律后果進行處理。
3、合同的解除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自行解決,也可以訴請法院或仲裁機構解除;而合同的撤銷必須由當事人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處理,當事人不得自行協商處理。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非合同當事人能否要求解除或撤銷合同”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同時補充了合同解除和合同撤銷的區別,在滿足立案標準的報警后當場可立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立案后會抓人嗎
2020-12-29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