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執行人與第三人簽訂執行和解協議是否有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申請執行人與第三人簽訂執行和解協議是無效的,執行和解協議只能由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簽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執行和解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執行風險的產生原因
1.銀行風險預防能力不足
銀行貸前審查不嚴,貸款操作手續尤其是擔保設定不夠規范,貸后管理薄弱;忽視對關聯企業、企業集團、投資性公司的風險控制,存在大量的關聯擔保和相互擔保,削弱了擔保的增加信用的功能;忽視對個人貸款欺詐行為的預防控制,導致產生大量的“假按揭”貸款;忽視對貸款集中風險的控制,導致對單一企業或企業集團的貸款集中度過高等等。
2.銀行訴訟管理不到位
銀行法律糾紛產生后,起訴和執行時間滯后,往往在企業已奄奄一息時才提起訴訟,喪失最佳的訴訟時機;訴訟準備不到位,訴前論證不充分,訴前、訴訟財產保全措施不到位;查找企業財產不力,缺乏有效的執行激勵機制;缺乏對員工的法律培訓,員工法律知識、法律技能欠缺,執行措施單一。
3.企業惡意騙貸和逃廢債
借貸企業普遍存在失信行為,有的在貸款前提供虛假的貸款申請資料、虛假的擔保評估資料騙取貸款,有的在貸款后挪用貸款,有的則逃廢銀行債務;借款人逃債風險貫串銀行處理借貸法律糾紛的整個過程,逃避履行借款合同的還款義務,達到不還款或少還款的目的。
4.地方保護嚴重,執行法制不健全
許多地方政府的行政意識和行政行為錯位,對銀行依法維權和清收貸款不適當地進行行政干預,甚至以各種方式縱容企業在改制過程中逃廢銀行債權;司法獨立性差,地方保護主義盛行;法律環境差,普遍存在法院執行不力的現象;立法存在缺陷和漏洞,執行法制十分不健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申請執行人與第三人簽訂執行和解協議是無效的,執行和解協議只能由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簽訂。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交車發生事故公交公司不墊付住院費怎么辦
2021-03-22遲延履行義務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4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