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調解書是雙方當事人自行來取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進行調解后,雙方達成協議的,法院會出具調解書,調解書會送達到雙方當事人,不用當事人取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五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書生效日期根據最后收到調解書的當事人簽收的日期確定。
行政訴訟調解的原則
(一)自愿、合法原則
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是根據當事人自愿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調解是終結訴訟、解決糾紛的重要手段,調解合法成立后具有實質上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訴訟調解要充分體現當事人雙方的共同意愿,同時能夠保障原告有與被告平等協商的能力,堅持合法性調解應確立為行政訴訟調解的基本原則。很多情況下,依法調解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還能監督和促進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
(二)調解不能超越被告法定職權原則
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是國家賦予它的以實現管理國家為目的權力,是公權,不允許任意處分,被告處分或放棄的權利限定在法定權限范圍內。行政訴訟上的調解不能以放棄、犧牲國家的權利來換取“息事寧人”的目的。行政機關只有在不違背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才可適用調解解決糾紛。
(三)調審結合原則
行政審判實踐中的協調作用發揮已證明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調解不論是審前還是審判中,堅持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妥善解決行政糾紛。當然,調解不應僅限于一審程序,行政訴訟調解的確立已給予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在二審、再審程序中適用調解,也能夠更好、更有效地保護當事人的權利。
(四)原告利益優先原則
作為行政行為的相對人的原告往往處于弱勢地位,維護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不能以損害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為代價,應在充分保護原告利益的前提下進行調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進行調解后,雙方達成協議的,法院會出具調解書,調解書會送達到雙方當事人,不用當事人取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土地承包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6什么是拆遷補償款截留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