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約過程中當事人有失信用怎么辦
根據自愿原則,當事人可以自由決定是否訂合同,與誰訂合同,訂什么樣的合同。為訂立合同與他人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一般不承擔責任。但是,當事人進行合同的談判,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如果一方當事人違背誠實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則,進行惡意談判,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過失責任指因當事人在無意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情況下,惡意進行談判,使合同不能成立或者不能生效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所謂惡意談判,一般是指一方當事人在無意與對方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開始或繼續進行談判。如果一方當事人以惡意進行談判,或惡意終止談判,則該方當事人應對因此給另一方當事人所造成的損失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合同的訂立是指締約當事人相互為意思表示并達成合意而成立了合同。合同的訂立由“訂”和“立”兩個階段組成。“訂”強調締約的行為和過程為是締約各方接觸、治商過程,包括締約各方的接觸、洽商并最終達成協議前的整個討價還價過程。此階段由要約邀請、要約、反要約諸制度加以規范和約束,產生先合同義務及締約過失責任。而“立”強調締約的結果,指的是雙方合意的達成,即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條款至少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已經形成一致意見,各方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得以確定,簡言之,合同成立了。
訂立過程
須有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合同為各方達成的協議,屬于雙方或多方的法律行為,因此,訂立合同須由至少兩方當事人參與,僅一方當事人不存在訂立合同問題。訂約當事人是否為雙方或多方,決定于參與訂約的人是否為相互獨立的意思主體。在一般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的經濟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經濟目的,但須能為相互獨立的意思表示。
須有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表示的互動
合同訂立是由獨立的主體相互接觸,互為意思表示,直到達成協議的過程。因此,合同的訂立須有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從要約、再要約,直到承諾。
須為特定當事人之間為締約而為意思表示
訂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圍內的人之間進行,并且當事人須以締約為目的進行接觸,當事人之間相互所為的意思表示是為訂約發出的。若不特定的人之間或者雖為特定人之間相互接觸,進行協商,但并不是以訂約為目的,則不屬于合同訂立問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訂約的過程中,當事人出現的有失信用的情況,這個就需要雙方協商處理了,因為一般約定合同的方面是雙方自愿進行的,實在不行的話,可以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農村房屋拆遷時補償可不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來補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