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能不能當證人
根據民訴法第70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
因此一般情況下,不管與案件是否有利害關系,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能當證人。但是對于有利害關系的人的證言,法院在審查時要慎重,真實可靠的可以采用。
相關知識:當事人如何申請證人出庭作證?
1、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
2、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如果予以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證人接受當事人的質詢以及審判人員的詢問;必要時,可以讓證人相互進行對質。
取保候審保證人不履行義務如何處理
保證人應當認真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保證義務,不履行保證義務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保證人不履行保證義務的,應分別情況進行處理。首先,如果被保證人有未經執(zhí)行的公安機關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在司法機關傳訊時不及時到案,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等行為,保證人沒有及時向執(zhí)行的公安機關報告的,由執(zhí)行的公安機關作出決定,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應當指出的是,對保證人的罰款,只能由取保候審的執(zhí)行機關作出決定。
即使取保候審是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采取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也不能直接認定保證人違反了保證義務,對保證人予以罰款。至于罰款的數額如何確定,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實踐中應當根據被保證人違法情況的嚴重程度、保證人的責任大小及其經濟狀況來具體確定。其次,如果被保證人有前面所說的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保證人與被保證人是互相串通,比如互相串通干擾證人作證,幫助被保證人逃跑的,等等,對于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規(guī)定追究保證人的刑事責任。
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yè)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yǎng)費多大歲數開始給
2020-12-07合同已經履行完畢還能不能撤銷
2021-02-09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2021-03-19無效婚姻算沒結婚嗎
2021-01-01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子女的撫養(yǎng)權爭取方法
2020-12-28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商業(yè)三者險與交強險區(qū)別
2020-11-3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城鎮(zhèn)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