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了被告被告不領傳票怎么辦
原告起訴后法院向被告發出傳票,被告兩次不領傳票的,法院可以對被告進行拘傳,如果被告還不出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二、傳票送達的方式
(一)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又稱交付送達,是指人民法院派專人將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直接送達是送達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說凡是能夠直接送達的,就應當直接送達,以防止拖延訴訟,保證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在一般情況下,受送達人是公民的,由該公民直接簽收。該公民不在時可交由與其同住的成年家屬簽收。但是,調解書應當直接送交本人,不得由別人代收。因為調解書一經接受,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如果不接受,即視為調解未能成立。
(二)留置送達
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無理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依法將訴訟文書放置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并產生送達的法律效力的送達方式。《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三)委托送達
委托送達,是指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委托送達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稱為委托法院,接受送達任務的法院稱為受托法院。委托送達應當出具委托函,并附相關的訴訟文書和送達回證。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四)郵寄送達
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所送達的文書通過郵局并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方式。實踐表明,法院采用郵寄送達通常是受送達人住地離法院路途較遠,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所采用的一種送達方式。根據《意見》的規定,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
(五)轉交送達
轉交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訴訟文書送交受送達人所在單位代收,然后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轉交送達有三種情況:1.受送人是軍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和勞動改造單位轉交;3.受送達人正在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后,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并以其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時間為送達日期。
三、拘傳和拘傳票
拘傳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強制措施。
拘傳不同于傳喚,傳喚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使用傳票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指定的時間自行到指定的地點接受訊問的訴訟行為。傳喚不是強制措施,它強調被傳喚人到案的自覺性,傳喚不得使用械具。除適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外,傳喚還適用于其他當事人。通常情況下,拘傳適用于經過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公安、司法機關也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不經傳喚而直接適用拘傳。
拘傳的適用程序是:1.填寫拘傳票,由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者縣(區)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2.執行拘傳時,執行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拘傳時,應當出示拘傳票。對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械具。3.對于被拘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在拘傳后立即進行訊問,并應當在拘傳后的12小時以內訊問完畢。一次傳訊問不完的,到時即應立即釋放。對需要再次拘傳的,至少應當間隔一段時間方可以進行下一次拘傳,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權益法規定了哪些退貨條款
2021-02-16婚后女方私自流產違法嗎
2021-01-06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注冊一個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01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