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均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代理他們參加訴訟。值得注意的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在實踐中往往不限于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和被告人。
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指在刑事訴訟進行過程中,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賠償因其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作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包括:(1)被害人,包括因被告人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一切公民、法人和其他公民;(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死亡的場合下,被害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被害人的近親屬與被害人之間具有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而且是被害人的法定繼承人,依法享有繼承被害人財產的權利,因此在被害人死亡的情況下,近親屬為了挽回所受到的經濟損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得到賠償。(3)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場合下,由于其個人能力所限,僅靠自己的力量是難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因而法律規定,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監護人可以代為提起民事訴訟;(4)人民檢察院,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受損失的單位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時,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5)在保險人根據投保人的申請預先支付了保險賠償金時,保險人可以成為附帶民事訴訟訴原告人。
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是指對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依法負有賠償責任,而被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起訴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被告人包括以下幾類情形:(1)刑事被告人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通常就是刑事訴訟的被告人,即可能實施了犯罪行為、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這里的刑事被告人不僅是指那些被定罪量刑、被追究了刑事責任的人,而且也包括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其他共同致害人由于行為輕微或其他法律規定的原因,雖然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其致害行為造成物質損失的,仍然負有賠償責任,應當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2)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監護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監護人承擔法律規定的監護義務,其特定的法律地位決定其應當盡到監護職責,所以當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實施危害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時,法定代理人或者監護人應當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承擔賠償責任;(3)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刑事被告人被判處死刑并且已尼被執行死刑的情況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應當是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遺產繼承人本人雖然沒有實施犯罪行為,也不承擔刑事責任,但其既然繼承了犯罪人的財產,就意味著也要承擔犯罪人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4)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其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物質損失,仍然需要賠償,刑事被告人本人雖然死亡無法承擔賠償責任,但其遺產繼承人繼承了刑事被告人的遺產,根據法律規定自然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因而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5)其他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除了上述幾類應當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以外,其他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也負有賠償責任。另外,附帶民事訴訟的成年被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其近親屬自愿代為承擔的,司法機關應當準許,其近親屬可以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需要備案嗎
2020-11-19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