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泄露商業秘密應該怎么樣辦
1、民事賠償責任,一般來說,泄露商業秘密給權利造成損失的,侵權人要承擔賠償責任。
2、刑事責任,如果泄露商業秘密造成權利人損失較重的,根據具體情況,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了。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將要承擔以下的刑事責任:
(1)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將要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還要處罰金或者單獨處罰金;給權利人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就可能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且判處罰金。
(2)明明就知道或者應該是知道上面行為,還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將會被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
3、行政責任,泄露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接下來有關部門就會根據泄露秘密的情形,對侵權人做罰款等處罰。
二、企業發現商業秘密泄露該怎么維權
1、民法救濟 如果像員工跟公司有簽訂保密協議的,那就根據合同的約定,如果員工違反了保密條款,即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公司可以根據保密合同的約定,或要求商事仲裁或進行訴訟,要求員工賠償相應的損失。
如果有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并給公司造成嚴重損害后果的,公司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員工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和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2、刑法救濟 如果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行為比較嚴重,給公司造成嚴重損失,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自訴或向公安機關控告,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并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人賠償相應的損失。
3、行政法救濟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暫行規定》,公司認為其商業秘密受到侵害,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查處侵權行為。
公司因損害賠償問題也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出調解請求,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損害賠償。
三、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定義: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以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1995年11月23日發布)指出,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根據法律和合同,有義務保守商業秘密的人(包括與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個人,在權利人單位就職的職工)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在實踐中,第三人的行為可能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監察什么情況下會出調解書
2021-01-17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別
2021-03-01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二手房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24房屋拆遷了,但是一直不給安置,該如何維權
2020-12-152020年拆遷補償中山市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