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yè)秘密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盜竊、敲詐、欺騙等手段或者其商業(yè)信息或者相關運作的商業(yè)秘密,進行買賣或者的在公共場合的披露。侵犯商業(yè)秘密的行為是有違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所以我國法律對此有嚴厲的懲罰制度,那么,侵犯商業(yè)秘密罪50萬元以上,是否立案追訴?
立案標準第1項規(guī)定,“給商業(yè)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所謂商業(yè)秘密,刑法第219條作了立法解釋,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技術信息,是指技術配方、技術訣竅、技術流程等信息。經營信息,是指有關經營的重大決策,以及與往來客戶的情況等信息。所謂權利人,是指商業(yè)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yè)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yè)秘密使用人。這里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行為人侵犯他人商業(yè)秘密的行為給商業(yè)秘密權利人造成的直接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的價值,不包括間接經濟損失。
立案標準第2項規(guī)定,“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立案追究。這里“致使權利人破產”,是指由于行為人侵犯商業(yè)秘密的行為導致享有商業(yè)秘密所有權、使用權的公司、企業(yè)破產的情形。所謂破產,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的有關規(guī)定,由于公司、企業(yè)資不抵債等原因申請宣告破產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等情形。至于“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具體標準和情形,有待司法實踐進一步總結。實踐中,要根據具體案件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侵犯商業(yè)秘密罪---裁判要點
一、商業(yè)秘密的界定
1、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商業(yè)秘密權的主體可以是法人、單位,或者是個人。
2、有關信息不為其所屬領域的相關人員普遍知悉和容易獲得,應當認定為“不為公眾所知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有關信息不構成“不為公眾所知悉”:
(1)、該信息為其所屬技術或者經濟領域的人的一般常識或者行業(yè)慣例; (2)、該信息僅涉及產品的尺寸、結構、材料、部件的簡單組合等內容,進入市場后相關公眾通過觀察產品即可直接獲得;
(3)、該信息已經在公開出版物或者其他媒體上公開披露;
(4)、該信息已通過公開的報告會、展覽等方式公開;
(5)、該信息從其他公開渠道可以獲得;
(6)、該信息無需付出一定的代價而容易獲得。
3、權利人為防止信息泄漏所采取的與其商業(yè)價值等具體情況相適應的合理保護措施,應當認定采取了“保密措施”。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所涉信息載體的特性、權利人保密的意愿、保密措施的可識別程度、他人通過正當方式獲得的難易程度等因素,認定權利人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
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在正常情況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的,應當認定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1)、限定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圍,只對必須知悉的相關人員告知其內容;
(2)、對于涉密信息載體采取加鎖等防范措施;
(3)、在涉密信息的載體上標有保密標志;
(4)、對于涉密信息采用密碼或者代碼等;
(5)、簽訂保密協議;
(6)、對于涉密的機器、廠房、車間等場所限制來訪者或者提出保密要求;
(7)、確保信息秘密的其他合理措施。
5、通過自行開發(fā)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獲得的商業(yè)秘密,不認定為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
“反向工程”,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對從公開渠道取得的產品進行拆卸、測繪、分析等而獲得該產品的有關技術信息。當事人以不正當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業(yè)秘密之后,又以反向工程為由主張獲取行為合法的,不予支持。
6、商業(yè)秘密中的客戶名單,一般是指客戶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以及交易的習慣、意向、內容等構成的區(qū)別于相關公知信息的特殊客戶信息,包括匯集眾多客戶的客戶名冊,以及保持長期穩(wěn)定交易關系的特定客戶。
7、客戶基于對職工個人的信賴而與職工所在單位進行市場交易,該職工離職后,能夠證明客戶自愿選擇與自己或者其新單位進行市場交易的,應當認定沒有采用不正當手段,但職工與原單位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
1、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yè)秘密: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yè)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yè)秘密。
2、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yè)秘密,視為侵犯商業(yè)秘密。
三、侵犯商業(yè)秘密罪與非罪的界定
1、侵權行為不涉及商業(yè)秘密的,則不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此為實踐中律師的辯護要點。
2、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損失是否嚴重,如果損失沒有達到立案標準,則不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以上就是“侵犯商業(yè)秘密罪50萬元以上,是否立案追訴?”的具體回答以及一些相關法律問題的延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侵犯商業(yè)秘密罪界定標準嚴格,相關標準液比較專業(yè),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確實遇到此類問題,小編建議先行咨詢律師進行溝通。
?
商業(yè)秘密保護法
侵犯商業(yè)秘密罪的相關法條及司法解釋
有關侵犯商業(yè)秘密刑事責任的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資金擔保書范文
2021-01-20掃黑辦尋釁滋事罪最輕怎么判
2021-02-03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5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私營企業(yè)要求的最低人數是多少
2021-01-04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新疆各市區(qū)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1-04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guī)定
2021-02-05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guī)定
2021-03-10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